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脂肪葡萄
去完善

译文
任凭世间如刘备般追逐功名的人如何忙碌,我们只愿相依高楼之上,享受这份超然物外的宁静。
脂肪葡萄
去完善
释义
刘玄德:即刘备;相对卧高楼:暗指超脱尘世的闲适。
脂肪葡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开篇借用谢安的典故,点明自己身处官场却心向往隐逸生活的矛盾心理。随后写中年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功名成就后的归乡计划,却因现实的无奈而未能实现。下片则进一步抒发对故乡的眷恋,同时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结尾处,作者以醉酒为媒介,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与友人共度闲适时光,形成全词的高潮。整首词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个人命运的感怀,也蕴含着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脂肪葡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在公元1076年创作的词作品。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朝廷贬谪到密州(今山东诸城)担任知州,远离政治中心,心情苦闷。在这期间,他感到孤独无助,思乡之情愈发浓烈。然而,这一时期的苏轼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情绪中,而是在积极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乐趣。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在中秋月圆之夜,借赏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脂肪葡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