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清越上人(一作寄山僧)

标题包含
寄清越上人(一作寄山僧)
大道本来无所染,白云那得有心期。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小萝卜_a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大道本来无所染,白云那得有心期。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译文: 人生的真谛本应是无私无染,如同洁白的云朵一般纯净无瑕。 远公独自雕刻莲花时钟,在静谧的山林里按时举行礼拜。
小萝卜_a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寄托、传达情意。 2. 清越:指僧人,这里是指某位高僧。 3.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表示尊敬。 4. 一作:也可以写作。 5. 山僧:指僧人,这里是指某位高僧。 6. 大道:即佛法,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 7. 本来:原本,本质上。 8. 无染:不受世俗的污染,保持清静。 9. 白云:象征高洁的心境。 10. 心期:心中期望、愿望。 11. 远公:东晋高僧慧远,他创立的白莲社是净土宗的前身。 12. 独刻:独自制作。 13. 莲花漏:一种计时器,以莲花作为装饰。 14. 犹向:仍然朝着。 15. 空山:山中空旷的地方,寓意远离尘世纷扰的清净之地。 16. 六时:佛教术语,一天分为六时,分别对应昼夜的不同时间段。
小萝卜_a
去完善
赏析
【鉴赏】张乔的这首诗以“寄清越上人”为题,表达了与世外高人共享无染之道的意境。首句“大道本来无所染”展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强调了自然的本真状态,即天地间原本没有污点。这种观念启示人们保持清白无暇的心性,不沾染世俗尘埃。 次句“白云那得有心期”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美景,白云洁白无瑕,无法用凡心揣测其行踪,凸显出清净无欲的超然境界。同时,这句也暗示了人与佛之间的心灵相通。 三、四句分别描绘了远公大师独自雕刻莲花漏以及即使在深山之中依然遵循佛教仪式的形象。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而雕刻莲花漏是一种崇高的艺术行为;虽然身居空山,却仍然能严格地按照佛教礼仪行事,体现了道行高深的修为。 全诗借由自然景观和象征物表达了对与世无争、清修笃行的向往和对高僧德行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出世情怀。
小萝卜_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清越上人(一作寄山僧)》是唐朝诗人张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50年前后,正值晚唐时期。在这个时期,朝廷腐败、社会动荡,而佛教信仰则成为了人们心灵寄托的重要途径。 诗人张乔,生平不详,但在当时可能受到了世态炎凉的影响,曾一度归隐山林,潜心向佛。他的诗风高洁脱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之美。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于清越上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向往之心。
小萝卜_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