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判曹韩学士见赏湖山
西溪本慰寂寥人,何幸开樽枉胜宾。
一岸仙山平压野,两陂官柳绿围春。
我虽酩酊能骑马,君自风流偶垫巾。
更愧和篇寻故笔,试开荷橐久生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本宁静的西溪水边显得有些寂寞,没想到却有机会在这里大摆宴席。远处的仙山把大地压得平平的,两边的柳树就像春天的包围圈一样绿意盎然。虽然我喝醉了还能骑着马,但你的风流潇洒才是引人入胜之处。对于别人用故笔写的和篇,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的诗囊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了。
去完善
释义
1. 西溪:泛指诗人所在的地方或邻近的江河。
2. 本:原本。
3. 寂寥人:孤独的人。
4. 何幸: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激之情。
5. 开樽:开启酒瓶,指准备喝酒。
6. 胜宾:尊贵的客人。
7. 一岸:一条岸边。
8. 仙山:比喻美丽的山水。
9. 平压野:指仙山在视野中显得十分平坦而开阔。
10. 两陂:两个池塘。
11. 官柳:官方栽种的柳树。
12. 绿围春:绿色的树木包围着春天。
13. 酩酊:形容醉得厉害。
14. 骑马:这里指饮酒。
15. 风流:风度翩翩,才华横溢。
16. 垫巾:古时候文人雅士头巾下的一种垫子。
17. 和篇:和诗人的诗篇唱和。
18. 故笔:旧日的笔墨。
19. 试开:尝试打开。
20. 荷橐:装有毛笔和墨水的文具袋。
21. 生尘:被尘土覆盖,指长时间未使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西湖美景的喜悦之情。首联描述了西溪的美景,原本是为了慰藉诗人的寂寞之情,却意外地迎来了尊贵的客人。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风光,仙山和平野相映成趣,官柳绿芽萌发,春意盎然。颈联表现了诗人和友人的豪爽性格,尽管已经醉意朦胧,但仍然能够骑马畅游;而友人虽然风度翩翩,却不禁垫巾为礼。尾联则是对自己才疏学浅的自嘲,未能及时和诗,只能打开尘封已久的笔砚尝试一搏。全诗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西湖之美、友情之深以及诗人谦逊的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和判曹韩学士见赏湖山》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人、政治家宋庠的作品。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北宋初期,公元960年至970年之间。这一时期,北宋初建,天下尚未完全安定,但社会经济和文化已逐渐恢复和发展。
宋庠在年轻时以才学出众而闻名乡里,经过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从建立到繁荣的过程,深知国家的治理需要人才和贤能之士。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宋庠描绘了与友人共同欣赏湖光山色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