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厚斋尚书 其二
开庆言容悦,咸淳奏直前。
每逢时宰怒,自保哲人全。
垂世三千卷,归田二十年。
汾亭有遗操,独拍泪潸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言辞让人感到喜悦,从古至今一直如此。
每当遇到愤怒的当权者,总是能够保持自我保全智慧。
留下三千部传世之作,在田园度过了二十载岁月。
那汾亭中遗留的优雅风度,至今仍让人独自拍下泪水。
去完善
释义
1. 开庆:元朝时期的年号,此指代元开国之初的时间段;
2. 咸淳:宋朝的年号,这里借用来描述早年的努力;
3. 时宰:当时的主政者,暗示压力重重的仕途中仍坚守正义;
4. 哲人:智者,这里称赞王厚斋智慧并得全身而退;
5. 汾亭:山西古亭名,此处借用其处幽静表达作者怀念的心情;
6. 遗操:遗留的节操风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厚斋尚书的缅怀,表达了诗人对他才学和品德的崇敬之情。首联描述了王厚斋在开庆、咸淳年间的言行和贡献,他直言敢谏,勇往直前。颔联则表现了他在面对权势时的坚守和睿智,他以自身的智慧保全了自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颈联提到了他的著作和退隐田园的生活,他的书籍流传后世,而他的归隐生活也令人敬仰。尾联则以汾亭的典故表达了对王厚斋高尚情操的赞美,同时感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不禁潸然泪下。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王厚斋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王厚斋尚书 其二》是宋代诗人牟巘在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为悼念挚友王厚斋所作的悼亡诗。此时正值北宋中晚期,朝政腐败,党派纷争激烈。诗人本人在这期间因为哲宗即位、新旧党争等事件而备受波折。
王厚斋是诗人的故交,曾任尚书之职,是一位忠诚正直的政治家。他与诗人共同度过了许多峥嵘岁月,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岁月流转,王厚斋不幸离世,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悲痛。为了寄托哀思,诗人挥毫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挽诗。
在创作这首诗时,牟巘回顾了与王厚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理想。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北宋时期政治局势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以及他对于挚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