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寂上人院联句

标题包含
寂上人院联句
瘿床空默坐,清景不知斜。 暗数菩提子,闲看薜茘花。 有情惟墨客,无语是禅家。 背日聊依桂,尝泉欲试茶。 石形蹲玉虎,池影闪金蛇。 经笥安岩匼,缾囊挂树桠。 书传沧海外,龛寄白云涯。 竹色寒凌箔,灯光静隔纱。 趁幽飜小品,逐胜讲南华。 莎彩融黄露,莲衣染素霞。 水堪伤聚沫,风合落天葩。 若许传心印,何辞古堞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皮日休(约公元834年-约公元882年),字逸少,襄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早年经历:皮日休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左右出生,成年后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静坐空房中,忽略时间流逝。 默默细数佛经,观赏薛荔花开。 文人墨客情深意长,禅家沉默不语。 背靠桂树,品尝泉水泡茶。 石雕如卧虎,池水倒映金光。 书籍堆满岩石缝隙,瓶罐挂在树枝。 文化传播至海外,神龛寄托在云端。 竹林色寒穿透帘幕,灯光宁静穿过薄纱。 追寻幽静阅读经典,追随美好讲述南华。 莎草色彩融入寒露,莲花花瓣沾染素霞。 水滴易散似泡沫,风韵飘零如天上花。 若能传递内心领悟,愿舍古城之遥。
去完善
释义
瘿:一种疾病。 菩提子:佛教名词,指觉悟的智慧。 薜茘花:一种植物的花。 墨客:指文人。 禅家:指佛教修行者。 依桂:靠近桂花树。 玉虎:形容石头形状像虎。 金蛇: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经笥:装经的箱子。 安岩匼:在岩石中间安置。 缾囊:贮物的器具。 挂树桠:挂在树枝上。 书传沧海外:指书籍传播到遥远的地方。 龛寄白云涯:指把佛像放在云雾弥漫的山崖间。 凌箔:指竹子透过帘子。 隔纱:指灯光穿过薄薄的纱帐。 小品:佛经的章节名。 南华:《南华经》,即《庄子》。 莎彩:指草丛的颜色。 黄露:指黄色的露水。 莲衣:指莲叶。 素霞:白色的霞光。 聚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天葩:天空中的花朵。 心印:禅宗传授禅法的仪式。 古堞赊:古老的城墙。
去完善
赏析
皮日休的这首《寂上人院联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在禅院中的所见所闻。诗人首先以“瘿床空默坐,清景不知斜”开篇,通过描绘自己的静坐冥想,展示出禅院的清幽与寂静。接着,他以“暗数菩提子,闲看薜茘花”进一步描绘禅院的景致,表达了自己对禅意的体悟。 在诗人眼中,禅院中的景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有情惟墨客,无语是禅家”中所示,墨客和禅家皆能于此找到心灵的慰藉。此外,“背日聊依桂,尝泉欲试茶”则表现了诗人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 随后,诗人通过“石形蹲玉虎,池影闪金蛇”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禅院的奇特景观,以及“经笥安岩匼,缾囊挂树桠”中对禅院环境的细致观察。同时,他还表达了对外界关注的心情,如“书传沧海外,龛寄白云涯”所表达的对远方朋友传达的思念之情。 诗人还通过“趁幽飜小品,逐胜讲南华”表明自己在这里潜心向学的态度,以及对佛家经典的领悟。然后,又以“莎彩融黄露,莲衣染素霞”形象地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自然的壮丽景象。 最后,皮日休用“水堪伤聚沫,风合落天葩”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为整首诗画上了句号,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短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禅意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寂上人院联句》是晚唐诗人皮日休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世纪末,即晚唐时期。在这期间,唐朝社会动荡,国力逐渐衰弱,导致诗人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皮日休正值壮年,曾任国子监助教、太常博士等职。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坎坷,曾因直言敢谏而被贬为舒州刺史。尽管如此,他仍然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晚唐的社会状况和文人墨客的境遇。由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唐朝国力渐衰。而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或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或被贬谪流放,生活困顿。这种时代背景使得皮日休等诗人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