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滋养着毛色斑斓的鸟儿,黑白分明的羽毛令人瞩目。
在高高的树上筑起巢穴靠近凤凰宫殿,平静的时候也会在殿堂之上发出轻声细语。
化身为吉祥的金印,飞翔在银河那熟悉的路途中。
不要责怪它在天涯海角不能安身立命,因为它的寄托必须是万年的枝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韩偓: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年的诗人。
2. 偏承雨露润毛衣:这里指的是喜鹊受到皇帝的宠爱。
3. 黑白分明众所知:形容喜鹊羽毛的颜色非常鲜明,黑白分明,人人皆知。
4. 高处营巢亲凤阙:指喜鹊在皇宫的高处筑巢,与皇帝亲近。
5. 静时闲语上龙墀:指喜鹊安静的时候在皇宫的台阶上闲聊。
6. 化为金印新祥瑞:指喜鹊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7. 飞向银河旧路岐:指喜鹊飞回银河的老家。
8. 莫怪天涯栖不稳:不要责怪喜鹊在天涯栖息不安稳。
9. 托身须是万年枝:指喜鹊要选择能够长久依赖的地方居住。

去完善
赏析
《鹊》韩偓这首描绘喜鹊的诗篇,展现了喜鹊特殊的生态习性和寓意。开篇两句“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描述了喜鹊羽毛上的鲜明色彩,同时表现出喜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三、四句“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进一步展现喜鹊的生活习性,让人感受到了它的亲近感。接下来的“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则赋予了喜鹊特殊的吉祥寓意,将喜鹊与古老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尾联“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是对喜鹊寄寓在人类家园中安然生活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节奏明快,结构紧凑,既有生动形象的描绘,也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堪称咏物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是晚唐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朝末年,其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朽,战乱频繁,民生疾苦。韩偓本人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却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仕途坎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韩偓通过对喜鹊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