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峡山胡半村

标题包含
赠峡山胡半村
四邻鸡犬地,花竹自我阴。 去郭不多远,入山犹未深。 林峦常在望,樵牧久知心。 他日如全隠,深居不可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逢(1893年-1975年),原名顾国昌,字梦飞,号静庵。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顾逢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轻时曾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专业,期间对书法和篆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周邻居的鸡鸣狗吠声环绕在耳边,花草树木投射出斑驳的树荫。离城市不远,已进入山中。山林美景时常映入眼帘,砍柴的樵夫和放牧的牧民也渐渐熟知彼此。如果有一天我完全归隐于此,住在这深山老林中,恐怕难以找寻我的踪迹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峡山:地名,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东北部。 2. 胡半村:人名,即诗人的朋友,生平不详。 3. 四邻鸡犬地:指诗人与朋友胡半村居住的环境,邻里之间鸡犬相闻,关系和睦。 4. 花竹自我阴:形容居住环境优美,花草树木为人们提供了阴凉。 5. 去郭:离开城市。 6. 入山:进入山区。 7. 犹未深:还没有深入山中。 8. 林峦:树林与山峰。 9. 樵牧:砍柴和放牧的人,这里指普通的村民。 10. 久知心:表示诗人与村民们相互了解,关系亲近。 11. 他日:将来某一天。 12. 全隠:完全隐居。 13. 深居:深藏在山林之中。 14. 不可寻:难以寻找,形容隐士生活的隐秘。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田园风光的诗。顾逢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诗人以“四邻鸡犬地,花竹自我阴”开篇,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接下来的两句“去郭不多远,入山犹未深”,则是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乡村,但却能感受到城市的繁华与宁静。 诗人通过对“林峦常在望,樵牧久知心”的描绘,传达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在诗人的眼中,那连绵起伏的山峦,那些辛勤劳作的樵夫和牧童,都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份宁静与安详。最后两句“他日如全隐,深居不可寻”,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向往那种超脱尘世、远离纷扰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峡山胡半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顾逢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南宋末年,政治腐朽、外患严重之际。顾逢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衰落过程,这使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创作这首《赠峡山胡半村》时,顾逢已经年逾古稀,他与友人胡半村交情深厚,二人时常唱和赋诗。据记载,胡半村因故将要离开峡山,顾逢为之赠别,写下了这首《赠峡山胡半村》。诗中表达了顾逢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