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项羽庙

标题包含
项羽庙
容心绝少忌心多,背楚疑增自倒戈。 羞渡乌江依故老,竟乘乌骓泣娇娥。 一生负气止如此,大义亏人争奈何。 莫唱送迎山下曲,恐渠惊是汉军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艾性夫(1904年-1996年),原名李毓珍,字性夫,号逸翁,笔名艾性夫。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和教育家,被誉为“书坛泰斗”。 艾性夫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宽容却常常顾虑重重,背弃楚国让自己陷入困境。 羞愧地渡过乌江依靠年老的故友,竟然乘坐着乌骓马向美女哭泣。 这一生充满了豪情壮志也不过如此,道德正义的缺失让人无可奈何。 不要再唱山下送别迎来的歌曲,恐怕它会惊吓到汉朝的军队。
去完善
释义
1. 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项羽战败后在此地自刎。 2. 故老:指乌江畔的老者。 3. 乌骓:项羽所骑的战马。 4. 大义:指应遵循的道理或道义。 5. 亏人:对人有所损害或亏欠。 6. 山下曲:即《乌江亭长舣舟待项王诗》,苏轼曾作此诗。 7. 渠:他,这里指项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怀古诗。诗人通过对项羽生平的回顾,表达了对其英勇善战和悲情命运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项羽性格刚烈、易怒,却缺乏包容之心。这导致他在关键时期背叛楚国,自己倒戈相向,最终落得悲剧收场。接着,诗人描述了项羽在乌江自刎的情景,他宁可听从老人建议去江边找船,也不愿接受敌军施舍。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竟然还牵挂着身边的佳人,留下了动人的泪水。 接下来,诗人指出项羽虽然一生豪气冲天,但在道义上仍有亏欠之处。对于这样的英雄人物,人们虽感叹其命运无常,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结尾处,诗人告诫我们不要为项羽送别而咏叹,因为他心中的汉军之歌早已成为千古传颂的历史之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项羽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当时,诗人艾性夫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代。艾性夫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这首诗中,艾性夫通过对项羽庙的描绘,表达了对战国时期英勇善战的项羽的敬仰之情。他通过刻画项羽的形象,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赞美。这一时期,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压迫加剧,艾性夫作为一名汉人,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在创作《项羽庙》时,艾性夫的人生际遇也是相当曲折的。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刻的质疑,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叛情绪。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综上所述,《项羽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元朝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以及诗人艾性夫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