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刘常父秋试兼简行父

标题包含
送刘常父秋试兼简行父
良乐伫目思骥子,工师择材须杞梓。 刘家昆季宁近用,直干百围日千里。 戏彩之暇同鸡窗,平挹千古如探囊。 尺箠政自无坚彊,况腰乌号手鱼肠。 乡邦惊叹有此客,一笔与翁箭锋直。 秋赋春闱溷子尔,老子贺书已濡笔。 香名联翩传里闾,珠宫贝阙方权舆。 他年日奉平反笑,更胜而今读贺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造(1012年-1067年),字天祚,号刚简,江苏高邮人。北宋官员、文人。 陈造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尚书都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事物吸引了我的目光,就像骏马吸引了我一样。工匠们选择木材时,总会挑选上等的杞梓木。刘家的兄弟们在身边随时可以使用,他们的才干如同笔直的大树,每天都在不断进步。我们在闲暇时光一起读书学习,汲取了千年的智慧,就像从口袋里掏出东西一样容易。虽然我手中只有一根短杖,但它足以对付敌人,更何况还有腰间的武器和鱼肠剑呢?家乡的人们都惊叹于有这样的客人,他的一笔一划都像箭一样直指靶心。无论是秋天的赋还是春天的考试,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因为老子的祝福已经沾满了墨水。你的美好名声在邻里之间传开,就像是皇宫和宝殿一样受人尊敬。将来有一天,你会享受到更多的欢笑,会比现在收到的祝福更加美好。
去完善
释义
良乐:古代著名的音乐。 伫目:久视,注目。 思骥子:语出《庄子·外物》“骅骝之驹未驰”。意指以骏马为榜样。 工师:古代官名,主管工匠的官员。 杞梓:杞木和梓木,皆为良材。这里指选拔人才的意思。 昆季:兄弟。 宁近用:使……亲近,使……易于被任用。 戏彩:指汉代的朝臣在宴会上歌功颂德。 鸡窗:古时候书斋的雅称。 平挹:一般化地看待或对待。 探囊:手到擒来的意思。 尺箠:短杖。 政:通假字,通“正”。 无坚彊:无法抵挡或抗拒。 况腰:何况佩戴着。 乌号:古代的名弓。 手鱼肠:鱼肠剑,传说中的名剑。 乡邦:家乡。 惊叹:惊奇赞叹。 箭锋直:比喻毫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秋赋: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 春闱:春天的宫殿,后成为科举考试的代称。 溷:混乱。 子尔:语气助词,无实意。 老子:作者自称。 贺书:祝贺信。 濡笔:蘸墨书写。 香名:美好的名声。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里闾:乡村,村落。 珠宫贝阙:形容皇宫富丽堂皇。 权舆:开始,发端。 平反:评述,议论。 更胜:超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造对刘常父的赞美和期许。首联通过良马和杞梓的比喻,暗示了刘常父的优秀品质和才能;颔联则进一步描述了刘家的才华横溢;颈联表现了他对刘常父的期望,希望他在学问上能更上一层楼;尾联则是诗人的祝福,祝愿刘常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整首诗语言华美,情感真挚,展示了陈造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文学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刘常父秋试兼简行父》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南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许多文人墨客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造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上做了一段时间的官员,但因与上司不合,被迫辞官回乡。此后,他在家乡度过了一生,以教书为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陈造与刘常父和行父两位友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厚。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于刘常父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关心和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行父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刘常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希望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