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藕花

标题包含
白藕花
一楮三年工,欲赋无三都。 剪作千叶芳,出水渊不枯。 照影秋湛染,摇柄春敷腴。 夜老勺华月,侧此华玉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赞美兰花的诗。诗人以一幅画作为比喻,描述了兰花的花期、姿态和神韵。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一幅画作需三年完成,我却无法用三首都城来描绘它的美丽。 它就像那上千片叶子组成的兰花,从水中生长出来,永不枯萎。 在秋天里,它在水中倒影显得格外艳丽;春天时,摇曳的叶片充满生机。 夜晚来临时,它仿佛是月亮挥洒出的光华,映衬在这华美的玉壶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楮:一种树,这里借指纸张。 2. 三都:古时候的三个都城,一般指长安、洛阳和北京。这里表示想要创作的内容丰富。 3. 剪:种植或培育的意思。 4. 千叶:形容莲藕的叶子数量多。 5. 芳:香气,这里指莲花的香味。 6. 渊:深潭,这里指湖泊或者池塘。 7. 湛:深沉,这里指秋天的宁静。 8. 摇柄:摇摆的花茎。 9. 敷腴:生长茂盛的样子。 10. 夜老:夜深人静的时候。 11. 勺:舀取。 12. 华:华丽。 13. 侧此:靠近这里。 14. 华玉壶:装饰华丽的玉制酒壶。
去完善
赏析
《白藕花》这首诗描绘了白藕花的形象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的美感和品性的赞美。首先,诗人用“一楮三年工”来形容白藕花的精致和优雅,传达出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接下来,诗人通过“剪作千叶芳,出水渊不枯”来表达白藕花生命力的旺盛和环境的适应性。此外,诗人还通过“照影秋湛染,摇柄春敷腴”来展现白藕花在秋季的沉静和春季的生机盎然的特点,从而凸显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最后,诗人以“夜老勺华月,侧此华玉壶”收束全诗,寓意白藕花虽已老去,但其光华依然璀璨,犹如一颗珍贵的宝玉镶嵌在壶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藕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藕花》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一首描绘莲花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北宋时期,即公元960-1127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宋朝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诗歌创作也十分活跃。 释居简,俗姓李,字敬叟,号北涧,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他出家为僧,成为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传人。在出家之前,他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决定出家修行。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佛理入诗,表达对人生、宇宙的思考。释居简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白藕花》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通过对白藕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谐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