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其实,在我们未曾回首之前,一切都已如梦幻般虚幻。
去完善
释义
文章太守:指欧阳修,因其曾任扬州知州,且以文章名世;杨柳春风:出自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扬州》中的“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表达了对恩师欧阳修的深切怀念,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开篇两句以时空交错的手法,将个人的沧桑感慨与历史的变迁融为一体。“三过平山堂”点明地点,“半生弹指”则强调时间流逝之快,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接着通过“十年不见老仙翁”的直抒胸臆,以及“壁上龙蛇飞动”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悲凉氛围。
下片转入追思与感悟。“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不仅展现了对欧阳修文学成就的由衷敬仰,更借其诗句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传承。最后两句“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则是全词思想的升华。苏轼以禅意入词,揭示了人生的虚幻本质,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应珍惜当下、活在当下的生活智慧。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堪称悼念之作中的佳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近三年。这一时期是他人生最困顿的阶段,却也是文学创作的高峰。平山堂是恩师欧阳修在扬州任上所建,而欧阳修已于十年前仙逝。苏轼三次经过平山堂下,睹物思人,感慨万千。壁上仍留有恩师手书的墨迹,龙飞凤舞间仿佛还能看见当年风采。在这首词中,既有对恩师的深切追思,也蕴含着对人生如梦的哲理感悟,更寄托了自己虽处逆境却依然旷达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