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群水鸟在城东部飞起。在碧绿的江水中,微风拂过河岸。越王的宫殿就在这漂浮着蘋叶和莲花的水中央。当水楼的窗帘被卷起,水面上的波纹涌动,形成如雪花般的美景,细雨朦朦胧胧地落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
2. 鵁鶄:即鹈鹕,水鸟的一种。
3. 郡城:指古代行政区域城市。
4. 碧江:指江水清澈透明。
5. 半滩风:指在江滩上的微风。
6. 越王宫殿:这里指的是古越国时期的建筑遗址。
7. 蘋叶藕花:指水中的水生植物。
8. 水楼:建在河边的楼阁。
9. 鱼浪:指鱼在水中掀起的水波。
10. 千片雪:指雨滴落在水面形成的如雪花般的小水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述了越王宫殿的繁荣景象以及江景的风物之美。“鵁鶄飞起郡城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一片繁华的城市景象中,美丽的鸟儿在水中飞翔。接下来的几句则是通过对江水、沙滩、越王宫殿和周围的植物如蘋叶、藕花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怀念。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这一句则通过描写水楼上的情景,展现了江面的波光粼粼以及细雨蒙蒙的景象,给人以深刻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整个作品色彩鲜明,情感深沉,表达出诗人对生活、历史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与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是唐朝诗人牛峤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来临时,鵁鶄在郡城东边展翅飞翔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即唐宣宗时期。当时,唐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动荡事件,国力逐渐衰弱。然而,唐宣宗在位期间(847-859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
牛峤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他也关注社会现实,通过作品表达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批判。
在创作《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时,牛峤正身处繁华的长安城。虽然他在官场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但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这首词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郡城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