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即事书僧舍壁
自说居山好,多年静掩扉。
松阴围坐石,苔色上禅衣。
鹤瘦迎风舞,云闲带雨归。
地幽人事断,客至亦忘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说山居很好,多年来静静地关上门。
松树的阴影环绕着石头坐着,苔藓的颜色映在僧衣上。
瘦弱的仙鹤迎着风起舞,闲散的云朵带着雨水归来。
这个地方太幽静了,人们的事情都断了,即使有客人来,也让人忘记了烦恼。
去完善
释义
1. 自说居山好:自己宣称在山中生活很好;
2. 静掩扉:静悄悄地关闭门户;
3. 松阴围坐石:在松树荫下围着石头坐下;
4. 苔色上禅衣:苔藓的颜色沾染到僧人的衣服上;
5. 鹤瘦迎风舞:瘦弱的鹤迎着风起舞;
6. 云闲带雨归:闲散的云彩带着雨水归来;
7. 地幽人事断:地方幽静,几乎无人烟;
8. 客至亦忘机:有客人到来,也不刻意去结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惟信与僧人在山林中的闲暇生活。首联以“自说”领起,表达了他们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享受。颔联则通过松树、苔藓等自然环境勾勒出静谧的氛围。颈联以鹤和风、云和雨为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感。尾联写山中人迹罕至,不受世俗纷扰,流露出隐居的愉悦和恬淡心境。整首诗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清新之感,堪称一首抒怀隐逸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闲居即事书僧舍壁》是南宋诗人吴惟信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78年左右,时值南宋末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在这时期,吴惟信本人也经历了人生的不幸。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在战乱中更是历经沧桑,这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民生充满了忧虑。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境所击垮,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练出了坚韧的性格和深刻的洞察力。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元朝的侵略,导致南宋灭亡,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心灵备受煎熬,对国家民族的苦难感同身受。然而,他的诗歌并未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以淡然的心态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