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掾杨浩然
新持手版苕溪掾,应恨浮名别故乡。
泽国几瞻飞雁序,春风自入坠鳣堂。
坐曹未改平生好,开卷能如往日忙。
龙首主人监郡乐,定蒙宾礼考文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最近担任苕溪的小官,应该遗憾功名与远离家乡。
在水乡常看大雁飞行,春天里常常走进学馆。
办公并没有改变喜好,阅读时依然忙碌如初。
苕溪的主人非常快乐,一定会礼遇宾客并赏识文章。
去完善
释义
《寄湖掾杨浩然》强至
【注释】:
1. 寄湖掾:此处的“湖掾”指的是在湖边供职的官员,即湖州的官吏。
2. 杨浩然:诗人所寄之人,名字为杨浩然。
3. 新持手版苕溪掾:意思是刚刚成为湖州的地方官员。手版是古代官员手持的标识身份的物品;苕溪是一个地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4. 应恨浮名别故乡:指应该因为身负官场之名而不能回乡而感到遗憾。
5. 泽国几瞻飞雁序:意指身处水乡泽国,时常观察大雁排列飞行的规律。
6. 春风自入坠鳣堂:描述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鱼跃出水面。
7. 坐曹未改平生好:仍在担任原来的职务,没有改变一生的爱好。
8. 开卷能如往日忙:打开书本仍然能够像过去那样专注于阅读。
9. 龙首主人监郡乐:龙首主人指代当地长官,他监督着整个地区的事务,并感到快乐。
10. 定蒙宾礼考文章:意指官员必定会礼遇杨浩然,并对其文章进行审阅和评价。
去完善
赏析
《寄湖掾杨浩然》是北宋诗人强至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杨浩然到苕溪任职,因功名而远离故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和遗憾。颔联描绘了杨浩然在异乡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颈联则赞美了杨浩然的才华横溢,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坚持阅读和写作。尾联则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得到尊重和支持,发挥自己的才能。整首诗通过对杨浩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他的人生态度和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湖掾杨浩然》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在公元960年至979年之间创作的。这个时期正是北宋初年,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强至在这段时间里,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同时也让他对国家和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强至结识了杨浩然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杨浩然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人,他的才情和为人得到了强至的赞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杨浩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这让强至感到非常惋惜。为了表达对杨浩然的敬意和支持,强至写下了这首《寄湖掾杨浩然》。
在这首诗中,强至表达了对于杨浩然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对他的遭遇表示了同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强至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他对朋友真挚的情感。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北宋初期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既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