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约宋宰诸公为寻梅之行
澹烟寒雨洗轻埃,千树江头探借开。
莫倚风流贪画柳,直须火急去寻梅。
可能卯酒三杯罢,索取冰姿一笑回。
好手河阳教落后,纷纷桃李满舆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淡薄的烟雾和寒冷的雨水洗净了轻浮的尘埃,江边千株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别沉迷于欣赏如画般的垂柳风光,赶紧去找寻那寒冬中的梅花吧。或许只有微醺的酒意才能换来她的笑容回赠,尽管可能稍纵即逝。春日已至,技艺出众的画师们也渐渐落在后面,因为桃李之花已遍布江河湖海。
去完善
释义
1. 淡烟:指淡薄的雾气。
2. 寒雨:寒冷的雨水。
3. 轻埃:指微小的尘埃。
4. 千树:形容梅花数量众多。
5. 江头:江边。
6. 探借开:指探寻开放着的梅花。
7. 莫倚:不要依靠。
8. 风流:此处指咏梅诗中常见的柳絮比喻。
9. 火急:紧急;急忙。
10. 卯酒:早晨的酒。
11. 三杯罢:喝完三杯酒后。
12. 索取:向别人要。
13. 冰姿:指梅花的姿态。
14. 一笑回:微笑回应。
15. 好手:擅长画梅的人。
16. 河阳:此指唐代画家崔白。
17. 教落后:教其他画家相形见绌。
18. 纷纷:众多貌。
19. 桃李:桃和李,泛指各种花卉。
20. 满舆台:遍布在台阶、路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寻梅之旅的愉悦。诗人通过描写淡烟、寒雨等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梅花及柳树的对比,表现出对梅花的独特喜爱。诗歌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寻梅之旅的热切期待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结尾则巧妙地以河阳落后来比喻自己的成就,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才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用韵约宋宰诸公为寻梅之行》,是由南宋著名诗人虞俦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为1207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北方中原地区被金人侵占,南宋偏安一隅。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民族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
在诗人虞俦的一生中,他曾历任地方官职,关心民生,体恤民情。他任职期间,正直无私,廉洁奉公,为国家尽心尽力。然而,在那个时代,像虞俦这样的正直官员往往受到排挤和打压。他在担任地方官职时,曾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为民服务。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虞俦通过邀请友人一同寻梅,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