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

标题包含
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
花下笑声微。莺喉高又低。怪穿花、粉蝶成围。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莫道絮沾泥。狂风也解飞。恨残春、九十将归。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丛中的欢声笑语隐约传来,黄莺鸟的歌声忽高忽低。令人称奇的是,蝴蝶围绕着花朵翩翩起舞。我只有一颗清静如水的禅心,与你相对而坐,共享宁静。不要说柳絮粘在泥土上,就连狂风也能让它们飘飞起来。可惜春天就要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回头遥望那远方飘渺的云雾,傍晚时分,雨水纷纷落下,让人倍感惆怅。
去完善
释义
1. 花下:在花的下面或周围,这里指的是歌声美妙得如同置身于花海之中。 2. 笑声微:微微的笑声,形容声音轻而美。 3. 莺喉:指黄莺的啼鸣声,比喻歌声悠扬动听。 4. 高又低:时高时低,形容声音的变化多姿。 5. 穿花:穿过花丛,形容歌声婉转回荡。 6. 粉蝶:蝴蝶的一种,翅膀上有粉色的斑点,这里用来比喻听众陶醉在美妙的歌声中。 7. 禅心:佛教中所说的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8. 两忘机:相互之间忘却了烦恼与纷争,达到心灵的平静。 9. 莫道:不要说,表示对某事的否定。 10. 絮沾泥:柳絮落在泥土里,比喻事物的衰落。 11. 狂风:强烈的风,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命运的跌宕起伏。 12. 解飞:能够飞翔,这里用来表达尽管命运多舛,但依旧能够坚持飞翔。 13. 恨残春:遗憾春天的结束,比喻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14. 九十将归:春天已经过去了九十天,即将进入夏天,这里的“九十”是虚指,表示春天快要结束了。 15. 阳台云缥缈:出自宋玉《高唐赋》中的故事,形容男女欢会的地方。这里用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16. 薄暮: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17. 雨霏霏:细雨纷纷扬扬,形容阴雨绵绵的天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清幽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歌者在梅隐庵与诗人相聚的场景。开篇作者用“花下笑声微”来描述美好的环境,同时表达了作者此时轻松愉悦的心情。紧接着,通过描绘歌者的声音高低变化和周围环境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展现了音乐的优美和生活的美好。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运用“禅心清似水”这一概念,强调了对世界的洞察力和超脱世俗的心境。接着,通过提及莫道絮沾泥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曲折,但终究会过去的感悟。最后,作者通过对窗外薄暮细雨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昔日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整首词情感浓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这首词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陆文圭在南宋末年所作。陆文圭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 在南宋末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蒙古族势力不断南下侵扰,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陆文圭身世坎坷,他曾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却因战乱而未能得到官职。他的一生都在努力为国家效劳,然而最终却未能如愿。这样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这个特殊时期,士人阶层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在战乱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面对新的统治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这种背景下,陆文圭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这首词中,陆文圭通过对歌者的描绘,表达了他在梅隐庵宴席上的感慨。他用“梅”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祖国的忠诚。同时,他也通过描述歌者的形象,反映了南宋末年士人阶层的彷徨与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