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山中别业
树老野泉清,幽人好独行。去闲知路静,归晚喜山明。
兰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树参天,泉水清澈,孤独的人喜欢独自行走。闲暇时喜欢清静的道路,归来时已临近黄昏,山水明亮。兰花和菱叶通向荒废的井口,牛羊从古老的城楼走出。这里是茂陵最好的秋天,却没有人关心一位孤独的读书人。
去完善
释义
《秋晚山中别业》是一首描绘秋天傍晚山间别致的古诗。以下是注释:
1. 卢纶:唐朝诗人。
2. 树老野泉清:树老了,山谷间的泉水清澈。
3. 幽人:指隐士或悠闲的人。
4. 好独行:喜欢独自行走。
5. 去闲知路静:离开时因为闲适而觉得路很安静。
6. 归晚喜山明:归来时因为欣赏山中的明亮景色而感到欣喜。
7. 兰芰通荒井:兰草和菱叶与废弃的水井相通。
8. 牛羊出古城:牛群和羊群从古老的城堡中走出来。
9.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所在地,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境内。这里代指地方偏远的地方。
10. 谁念一书生:谁会想起那个孤独的书生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中“树老野泉清”一句,以树木和泉水象征了山间生活的静谧;而“幽人好独行”则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在山间的小径上,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接下来的诗句“去闲知路静,归晚喜山明”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生活的寂静与明亮,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如“兰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等,这些都是隐居生活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眷恋。最后,诗人以“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结尾,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美好的山中世界,却依然心系人间冷暖,关注着世间的众生。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山居图,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晚山中别业》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傍晚山间别墅景色的诗。在这个时期,卢纶的生活并不安定,他曾多次因为战乱而离家漂泊。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卢纶却能够以超脱的心态看待世事,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繁荣与衰落的转折点,政治腐败、边疆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卢纶的诗歌往往透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然而,在《秋晚山中别业》这首诗中,他却将这种忧虑暂时抛开,专注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