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侄书院双松
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己种植两棵松树需要花费多少钱呢?这一瞬间使得整个庭院仿佛进入了秋天的意境。它们能够收纳这里的晴天和雨天,不让你在闲暇时轻易地做一场白日梦,让你在这18年的时光里一直保持清醒和冷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子侄书院双松:题目中“子侄”指侄子,“书院双松”是指侄子书院里的两棵松树。
2. 自种双松费几钱:自己种植的两棵松树花费了多少金钱。
3. 顿令院落似秋天:顿时使得院子像是秋天的景象。
4. 新晴雨:刚刚放晴的天空和清新的雨水。
5. 莫教取次成闲梦:不要让它们随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梦幻。
6. 使汝悠悠十八年:希望你能够长久地生活在这美丽的院子里,共度18个春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题子侄书院双松》,诗人曹唐通过对“双松”的描绘,表现出自己对书院环境的重视以及对子侄辈的期许。诗的开头描述了双松种植的费用,以及它们给院子带来的秋天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于双松的喜爱和珍视。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双松能遮挡风雨、美化环境的作用,暗示出诗人希望子侄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诗的结尾更是以“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作为结语,诗人希望子侄能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子侄书院双松》是唐朝诗人曹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在作者的侄子书院中的一对松树,表达了作者对书院环境的赞美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晚唐时期,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但文人墨客们仍然热衷于诗歌创作,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关注。曹唐作为一名文人,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书院环境的欣赏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在书院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继承家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唐朝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士人阶层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曹唐在诗中提到的“子侄书院”,正是这一时期书院教育的一个缩影。作者通过描绘书院中的双松,表达了对书院环境以及子孙后代成长环境的期待和祝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