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花

标题包含
梅花
吴王醉处十余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恨又黄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 罗隐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但科举考试屡次不中,一生仕途不顺。他曾在唐末战乱时期,多次投笔从戎,为地方官员出谋划策,参与平...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吴王喝醉的地方距离这里十多里路,照亮原野和拂拭衣襟的阳光今天正好是那样的热闹繁华。虽然经历了一场风雨但是并没有随着山间的鸟儿散去,好像在风中依靠着行人交谈。发愁自己可爱的脸庞即将凋谢飘落就像歌声一样随风而逝,静静地喜欢寒冷的香气扑鼻而来的感觉就仿佛是在喝酒时的惬意。想要寄托自己的思念却没有好的使者,眼看着自己被人惆怅地思念却又到了黄昏时分。
去完善
释义
1. 吴王醉处: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东吴的王侯们沉湎于美酒的盛况。 2. 十余里:指距离较远的地方。 3. 照野拂衣:形容梅花的繁茂景象,照耀着原野,轻拂过人的衣裳。 4. 经雨不随山鸟散:经过雨水冲刷,梅花并没有凋谢,不像山鸟那样四散离去。 5. 倚风疑共路人言:梅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和人交谈。 6. 愁怜粉艳飘歌席:对梅花凋谢的哀愁,感叹其美丽却短暂。 7. 静爱寒香扑酒罇:安静地欣赏梅花扑鼻的香气。 8. 欲寄所思无好信:想要寄送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却没有合适的人选。 9. 为人惆恨又黄昏:由于无法传递思念之情,内心感到惆怅不已,而这时又到了黄昏时分。
去完善
赏析
诗人借咏梅展现自己遭遇的辛酸与对知音的渴求,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关注。起首描绘了梅花盛开的美景,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颔联以拟人化手法表现梅花的高洁和坚贞品质,即使历经风雨也不离不弃。颈联表达出诗人的喜爱之情,沉醉于梅花的美丽、香气以及傲霜斗寒的精神。尾联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惆怅的情感,希望与他人分享梅花之美,却难寻知音,顿生怅惘之情。整首诗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交融,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隐的《梅花》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末年,也就是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 在唐末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罗隐是一位有着强烈政治抱负的文人,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成功。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同时也使他更加关注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成为了他表达情感的理想载体。 在罗隐生活的时代,唐朝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深重。罗隐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深感痛心。他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