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诗
千岩万壑东南美,中有一山尤秀伟。
伊谁衣被以佳名,非雾非烟腾瑞气。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风林泉石振清响,占毕吟诵声难模。
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
迺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
文为人瑞要瑞时,时不与我文奚为。
何如抱书还旧隠,姑颂楚橘歌商芝。
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
为儒无用拟修玄,徒想仙人五云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富饶美丽的东南地区,有一座格外壮观的山峰。
有谁曾经在这山中生活并为之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它散发着神秘而祥瑞的气息,如同仙境一般。
过去曾有读书人在此学习,他们走出大山能够绘出这里的美丽景色。风声、树声、泉水声,声声入耳,这里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然而对于这一美景,无法用文字完美地描述出来。
这些美丽的景色汇聚在心中成为五彩斑斓的画面,却不能将这些美好画在衣服或华丽的装饰上。所以不如在江河湖泊间自由自在地漫游,尽情挥洒诗意。
文章的美德在于应时,但现在时间已经不在我这边了,那我又何必继续执着于写文章呢?倒不如回到曾经的隐居生活中去,品尝那些美好的果实。
我已经老去,感觉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一生积累的学识也日渐荒废。作为一个读书人却没有用处,还不如去学习一些深奥的学问,幻想能有五云环绕的仙家住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千岩万壑:形容地形地貌丰富多样。
2. 中有一山尤秀伟:这里指的某个特别美丽的山峰。
3. 伊谁:询问某个人是谁。
4. 衣被:用作动词,披在身上。
5. 非雾非烟:形容景色或事物朦胧而美好。
6. 瑞气:吉祥之气。
7. 有人于此曾课书:有人在这里读书学习。
8. 出山能士为写图:有才干的人将这个场景画下来。
9. 振清响:发出清脆的声音。
10. 占毕:读书时默念。
11. 出山能士为写图:形容有才干的人将这种情景绘制出来。
12. 风林泉石振清响: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与宁静。
13. 而不补衣裳华衮黻:比喻虽然有着极高的才华,但并不求荣华富贵。
14. 奋藻扬葩:寓意在艺术上努力创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15. 文为人瑞:文章写得极好是一种福气。
16. 人不为我文奚为:如果没有人欣赏我的文章,我为什么还要写呢?
17. 抱书还旧隠:抱着书本回到原来的地方隐居。
18. 姑颂楚橘歌商芝:暂且歌颂那些楚国特产的橘子和商朝特产的灵芝吧。
19. 楚橘:楚地的橘子,代表着楚国的美产。
20. 商芝:商朝特有的灵芝,有养生之效。
21. 学殖:学识上的积累。
22. 荒落:荒废、零落。
23. 为儒无用拟修玄:做一个儒生却没有用处,不如去修炼道教。
24. 徒想仙人五云宅:仅仅想到仙人的五云居所。
去完善
赏析
《五云诗》卫宗武这首诗描绘了东南山水美景之中的一座高峰,它以“五云”命名,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作者借这座山峰隐喻自己的才情和抱负,同时感慨时光流逝,年华不再。诗人提倡回归自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在诗歌的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虽已年迈,但仍渴望学习,希望能像神仙一样居住在五云之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云诗》是南宋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卫宗武已经度过了五十多年的岁月,他的人生历经了波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早年在科举考试中,他曾屡次失利,但在官场生涯中,却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逐渐崭露头角。这一时期的南宋,虽然国力较弱,但经济和文化发展依然繁荣,文人墨客们的交流和研究蔚然成风。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卫宗武受到了许多前辈和同行的启发,对诗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游历山水之间,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五云诗》以其简练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