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月的石榴花开得鲜艳夺目,树梢上还挂着刚刚结成的果实。真是可惜这个地方没有车马经过,所以使得地上长满了青苔和坠落的石榴花瓣。

去完善
释义
《题榴花》注释:
1. 五月:农历五月。
2. 榴花:石榴花,因其红色如火,故称“照眼明”。
3. 照眼明:明亮耀眼。
4. 子初成:指石榴初结果实。
5. 可怜:可惜。
6. 此地:这里,指石榴生长的地方。
7. 无车马:没有人来观赏。
8. 颠倒:翻倒。
9. 青苔:绿色苔藓,这里指石榴生长的地方。
10. 绛英:红色的石榴花瓣。

去完善
赏析
《题榴花》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五月盛开的石榴花为题,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五月榴花照眼明”用了一个比喻的手法,将鲜艳的榴花比作明亮的眼睛,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的美丽和生命力。接着的“枝间时见子初成”则描述了石榴花在枝头绽放的同时,也开始结出果实,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然而,这样美好的景象却无人欣赏。“可怜此地无车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都市中的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忽视感到无奈和惋惜。最后两句“颠倒青苔落绛英”则描绘出一颗颗成熟的石榴花落满地面的景象,暗示着这份美丽终将消失于无人问津的角落。
整首诗通过对五月石榴花的描绘,既赞美了生命的繁荣和美丽,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容易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这一现象,唤起人们对生活中美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榴花》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824年,此时正值唐朝贞元年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
在这一年间,韩愈因参与平定淮西之乱有功,被任命为尚书兵部侍郎,这是他人生中较为得意的一段时期。然而,由于他与当时的权臣刘禹锡等人政见不合,因此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稳固。
与此同时,唐朝的社会风气也逐渐趋于保守,士人阶层对儒家经典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而韩愈作为一位锐意改革的文人,他的文学观念和人生哲学在当时并不被普遍接受。在这种背景下,韩愈以石榴花为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