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一

标题包含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池塘里无数片荷叶相互依偎,仿佛带着幽怨之情,忽然间一阵西风吹过,它们纷纷转身,背对着风的方向。
去完善
释义
绿荷:指池塘中的荷叶;相倚恨:荷叶彼此依靠,似有愁怨之情;背西风:荷叶随风翻转,背向西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静谧画面,意境清幽而略带哀愁。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通过具象化的描写,将时间定格在傍晚,营造出一种闲适却稍显寂寥的氛围。“半缕轻烟柳影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朦胧美感,使读者如置身其间,感受到自然的恬淡与柔美。 后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由景入情,赋予荷叶以人的情感——“相倚恨”暗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忧伤,而“回首背西风”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表现出万物在秋风中的无奈与挣扎。全诗虽未直接提及诗人自身的心境,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巧妙地传达出他内心的惆怅与孤独。整体行文流畅自然,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杜牧任黄州刺史期间。当时诗人已过不惑之年,历经宦海沉浮,内心渐生倦意。在一个秋日傍晚,他漫步至齐安郡的溪桥之上,目睹落日余晖映照溪水,轻烟笼罩柳影,荷叶在西风中摇曳生姿。这般景象触动了诗人心中郁结的愁绪,遂即兴写下此诗。诗中借景抒情,以"相倚恨"的绿荷暗喻人生际遇,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