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柳思花情
柳思花情,湖山应怪,先生又来。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人间世,算谪仙去后,谁是天才。
碧窗画鼓船斋。胸次与乾坤一样开。试云间招手,下呼余子,逡巡去矣,但觉尘埃。若是花时,无风无雨,一日须来一百回。教人道。看玉山自倒,不用相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和花朵的感情,湖泊与山峰的反应,都应该感到惊讶,因为这位先生又回来了。回想过去的谈话,依然能够使鬼神六丁为他服务,驱除风雷。用绿色的袖子传递酒杯,用金色的貂皮换取美酒,不妨痛饮三百杯。在这个世界上,计算一下自从神仙离开之后,谁又是真正的天才呢?
在绿窗下,画画、敲击鼓声、造船斋。心中广阔得如同天地一般。试着在云层间招手,呼唤其他的人,他们却犹豫不决地离开了,只留下满身的尘埃。如果是花开的季节,没有风雨的时候,每天都应该来这里一百次。让人看到那如玉的山峰自己倾倒下来,并不需要互相推挤。

去完善
释义
《沁园春·柳思花情》刘过
1. 柳思花情:形容春天的景象。
2. 湖山应怪:湖山指西湖的湖光山色,这里喻指杭州的美景。
3. 先生又来:作者自称,表示自己又来到杭州。
4. 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描述诗人如八仙过海般的才情,能让风云雷雨听从调遣。
5. 翠袖传觞,金貂换酒:指用珍贵的物品换取美酒。
6. 痛饮何妨三百杯:尽情畅饮三百杯也不妨事。
7. 人间世,算谪仙去后,谁是天才:在人间,称得上是天才的人已经没有了。
8. 碧窗画鼓船斋:描述了风景如画的景色。
9. 胸次与乾坤一样开:表示心胸开阔。
10. 试云间招手,下呼余子,逡巡去矣,但觉尘埃:比喻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只会拖后腿,让人感觉到很丢脸。
11. 若是花时,无风无雨,一日须来一百回:如果花季的时候没有风雨,每天至少要来看一百次。
12. 教人道。看玉山自倒,不用相推:这句诗是说只要诗人醉倒了,人们就会认为他是因为喝醉了而倒下,而不是被人推倒。

去完善
赏析
《沁园春·柳思花情》是一首描绘诗人心情的词作。首句“柳思花情,湖山应怪,先生又来”以柳絮和鲜花的隐喻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湖光山色中再次出现的作者身影。接下来的“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豪放和壮志雄心。
下阕部分,诗人以翠袖、金貂等意象描绘出与朋友欢宴的场景,从而表达对知己朋友的深深怀念。接着又感慨世间英才难遇,暗含怀才不遇的落寞。最后诗人借“碧窗画鼓船斋”、“试云间招手”两句勾勒出一幅超然尘世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沁园春·柳思花情》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刘过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74年,即宋孝宗淳熙年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对金国采取妥协求和的政策,致使国家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众疾苦日深。
刘过作为一位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他一生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陆游、辛弃疾等,共同探讨国家民族的命运。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重视,因此在仕途上屡屡受挫。这使得他在词中表达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首《沁园春·柳思花情》中,刘过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寄托了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期望。同时,通过对柳思花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刘过卓越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