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江上阻风
舣棹依乔木,扶筇涉浅沙。
云山多态度,水月两光华。
白首吟诗客,青帘卖酒家。
明朝风不定,来此醉黄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船靠近乔木,拄杖涉过浅沙。
云山水有多种风貌,水光月色交相辉映。
白头老翁吟诗行,青色的酒帘飘扬在酒店前。
明天风力可能很大,还是来这里一起喝菊花酒吧。
去完善
释义
1. 舣棹:停船靠岸的意思。
2. 乔木:高大的树木。
3. 扶筇:手杖,这里指持杖行走。
4. 浅沙:浅浅的沙滩。
5. 多态度:形容云山形态各异。
6. 水月两光华:水中倒映的月亮,两者相映成趣。
7. 白首吟诗客:白发苍苍的老诗人。
8. 青帘:代指酒家。
9. 黄花:菊花,这里指饮酒赏菊。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生活情致的古诗。起句“舣棹依乔木,扶筇涉浅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停船靠岸、拄杖涉水等动作,表达了江上阻风的情境。颔联“云山多态度,水月两光华”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姿态和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寓意诗人心中无限的感慨与向往。颈联“白首吟诗客,青帘卖酒家”以对照手法,描述白发苍苍的诗人和青帘掩映的酒家,表明诗人悠哉的生活情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尾联“明朝风不定,来此醉黄花”则预示明日的风雨不定,但诗人仍然选择在黄花丛中尽兴畅饮,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象丰富,情感深沉,体现出戴复古独特的诗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月七日江上阻风》是南宋诗人戴复古于公元1195年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一年,戴复古时年五十二岁。他经历过抗金战争的洗礼,目睹了南宋朝廷的腐朽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因此对现实有着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中原地区沦陷已久。皇帝的昏庸无能导致权臣当道,官场腐败严重。同时,北方金国对南宋边疆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而民间疾苦,民生凋敝,一片衰颓的景象。
面对这样复杂的社会现实,诗人戴复古选择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路,希望用自己的笔唤醒人们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改变南宋的颓势。于是,我们看到了《九月七日江上阻风》这首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