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
欲寄相思满纸愁,鱼沉雁杳又还休。
分明此去无多地,如在天涯无尽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想用这满纸文字寄托我的思念与忧愁,但仿佛鱼儿沉入水底、大雁远去不再回来,所有的努力都宣告无效。明明知道彼此的距离并不遥远,却又感觉像身处天涯,相隔无尽。
去完善
释义
1. 寄:寄托;寄送
2. 相思:相互思念,多指男女间的情感。
3. 鱼沉雁杳:意指书信无法寄达,鱼沉表示书信投入水中,雁杳则是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明对方没有收到信。
4. 休:停止,结束。这里指写信的念头被中断。
5. 分明:明明知道或看清。
6. 无多:不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的开篇就描绘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相思之愁,这种情感像一张充满墨水的纸,无法轻易地用言语表达出来。紧接着,作者以“鱼沉雁杳”的典故,形象地描述了书信难以传递的情况,使得这种情感更加深切。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距离的遥远:虽然实际上相隔并不远,但在情感上却感觉像是天边的尽头。整首诗歌深刻地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力量,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情》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在这首诗歌中,朱淑真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深深眷恋。
朱淑真生活的时代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然而,她的婚姻并不美满,丈夫庸俗不堪,与她志趣不合。这使得她倍感孤独和苦闷,常常通过诗词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被迫离开家乡,朱淑真也不例外。她离乡背井,远离亲人,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她在《寄情》这首诗歌中,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