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世
七十八年,内空外空。
撒手便行,万古清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过了七十八个年头之后,心中和外界都充满了空灵之感。
就这样放手前行,犹如沐浴着万古长存的清爽之风。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七十八年:指诗人78岁的年龄。
2. 内空外空:佛教用语,“内空”指的是心中没有执着贪嗔等烦恼,“外空”则是指外在的事物并没有实体存在,二者合一即达到心境皆空的状态。这里表达了诗人的洒脱心态。
3. 撒手便行:放弃一切,坦然面对生死的洒脱态度。
4. 万古清风:清风象征高洁的品质,流传千古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慧性的一首述志之作。诗的前两句“七十八年,内空外空”以简洁的词语描绘出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境的概括。在诗人看来,人生的七十多年,无论内心还是外在,一切都应归于空无。这种人生观与佛教的教义相契合,强调人生无常、四大皆空的思想。
后两句“撒手便行,万古清风”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超脱生死的态度。他表现出的姿态是,面对生命的终点,毫无畏惧,挥手告别,如同永恒的风一样自然。这种境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大彻大悟,以及对生死的超然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辞世》是五代十国时期诗僧释慧性的名篇,创作于公元943年。此时正值五代十国的乱世,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佛门也受到很大影响。释慧性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深感痛惜。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离死别的感慨和对无常世事的深沉思考。
释慧性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本是一位颇有才名的士人,后因战乱出家为僧。在佛学研究上,他造诣颇深,同时又善于文学创作。他的诗作既有禅学的哲理,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然而,释慧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时期,战争的硝烟使得许多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使得他在诗中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教信仰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辞世》这首诗是在五代十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通过诗人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以及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呈现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