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家傲(咏月)

标题包含
渔家傲(咏月)
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是宜擅有六义,离为七章,尽入歌声,共资一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一个月的泛读与通读,已经享受了金色的美酒;通过分辨四季的变化来谈论各种话题,不须劳动敲击檀木制成的拍板。在月初和月末的时间点上摄取圆缺的月亮,借助寒暑更替获得生活的节奏。忙碌的人因万物活动暂时歇止而感到悠闲,登上观景台欣赏风光;观看众多美好的景致而生发出欢笑,就如从酒杯中窥见自己的倒影。饮酒完毕后从梦中醒来,已是斜挂天空的明月洒下柔情;远望风景感觉耳目一新,就如同看到初升的月亮阐述事情的始末。因此这应该拥有六种诗意,分作七篇文章,全部编入歌谣之中,共同提供一笑的机会。
去完善
释义
1. 通一月而泛咏:"通一",指全整的月亮。"泛咏",广泛地描绘。 2. 已侑金卮:"金卮",古代的金质酒杯。"侑",劝人喝酒。 3. 辨四时而各言:"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各言",分别描述。 4. 未劳檀板:"檀板",用于击节的檀木拍板。这里意为没有用檀板伴奏。 5. 晦朔乃取于盈阙:"晦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和第一天。"盈阙",指月圆之时。 6. 寒暑盖资其往来:"寒暑",冬天和夏天。"资其往来",凭借月亮的圆缺变化。 7. 群动息而忙者闲:"群动息",指各种活动停止。"忙者闲",忙碌的人得以休息。 8. 观光台上:"观光台",高处的观景台。 9. 众景生悲者笑:"众景生",许多景物出现。"悲者笑",悲伤的人欢笑起来。 10. 窥影杯中:"窥影",观察月亮的影子。"杯中",酒中。 11. 饮阑梦觉:"饮阑",饮酒结束。"梦觉",醒来如梦。 12. 则斜月得其情:"斜月",倾斜的月亮。"得其情",理解月亮的意境。 13. 望重意新:"望重",月圆时的景象。"意新",新的感想。 14. 则初月致其事:"初月",月初的新月。"致其事",叙述事情的原委。 15. 是宜擅有六义:"是宜",应该。"擅有",拥有专长。"六义",诗歌创作的六种手法。 16. 离为七章:"离为",分为。"七章",七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题为“咏月”,但实际上作者将月的各种形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表达出深沉的人生哲理。开篇以月为引子,描绘了人们在月光下举杯欢庆的场景。随后提到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月色之美,揭示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接着,通过观察月亮的盈亏、寒暑的更迭,进而体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此时,忙碌的人们得以在月光中暂且放下疲惫,共享美好时光。 下片进一步展现了月亮与人们情感的交融。当月光映照酒杯时,悲伤的情绪也会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喜悦。随着夜色渐深,梦境浮现,人们陶醉于这迷人的月色之中。结尾两句则是通过对月初升和新月美的描绘,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词用诗意的手法描绘出月亮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令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咏月)》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黄裳的一首词作。此词约创作于公元1154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威胁,而黄裳则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他曾任地方官员,以安抚百姓为己任,力图恢复国家繁荣。 在创作这首词时,黄裳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因为金兵入侵,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作为南宋的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对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将个人情感寄托于咏月之词,抒发心中的哀愁与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