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乘月入城

标题包含
乘月入城
水落千原浄,天高七泽空。 征人秋色里,骑马月明中。 故国山川在,承平气象雄。 西风多感慨,敲损玉玲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安世,字平甫,号无庵居士,南宋著名学者、诗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享年109岁。 项安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水落地表,千里平原一片洁净;天空高远,七大湖泊如洗碧空。 秋天里的战士,驰骋疆场,明月照耀战马。 故乡的山河仍在眼前,盛世景象气势磅礴。 西风萧瑟,让人感慨万千,如同翠绿的玉石在风中受损。
去完善
释义
1. 净:指水的清澈,可以看见河床的水落石出景象。 2. 七泽:古代楚国境内的七个湖泊,这里泛指广大的水域。 3. 征人:远行之人,在这里是指戍边的士兵。 4. 承平:指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5. 西风:秋天从西方刮来的风。 6. 玉玲珑:指玉制的撞击发声的物品,如玉磬,也用来形容物象清脆悦耳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乘月入城》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诗作,描绘了秋夜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在诗歌中通过对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广阔的自然画卷,体现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水落千原浄,天高七泽空”描述了秋季水落石出的平原景色和天空的高远,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开阔、宁静的氛围。诗人运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壮丽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颔联“征人秋色里,骑马月明中”形象地描绘了征战者在秋天的月光下策马前行的情景。作者将人物置于静谧的月色之中,使读者感受到征途中的艰辛与豪情。同时,这句也传达出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切之情。 颈联“故国山川在,承平气象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河的留恋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写出故土的山河仍在,颂扬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这两句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尾联“西风多感慨,敲损玉玲珑”则借秋风和玉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人以玉玲珑这一意象象征美好时光的短暂,寄托了自己难以言表的深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乘月入城》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即南宋中期。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这个时期,诗人项安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他对政治生活并不热衷,更倾向于潜心研究学问和诗歌创作。他的一生游历广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使得他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乘月入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向往和欣赏。他通过描绘月夜的宁静、美丽,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即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