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嫦娥

标题包含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被誉为“小李杜”之一(另一位是杜牧)。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查看更多
忆丝芸
去完善

译文
面对着无尽的碧海和青天,她每晚都怀着一颗孤寂的心。
忆丝芸
去完善
释义
长河:银河;晓星:黎明前出现的星星。
忆丝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将读者引入到嫦娥的世界。首句“云母屏风烛影深”营造出一种宫廷般的奢华氛围,同时也暗示时间已至深夜。“长河渐落晓星沉”则进一步推进了时间的流逝,并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接下来,“嫦娥应悔偷灵药”直接点明主题,借嫦娥的故事表达了对于追求永生却失去人间欢乐的一种反思。“碧海青天夜夜心”作为结尾,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那份跨越时空界限、恒久不变的寂寞感,触动着每一个读诗人的心弦。整首作品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特有的含蓄美。
忆丝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于晚唐时期创作的一首诗。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弄权,而李商隐才华横溢却因生逢末世,千里马难遇伯乐,多次仕宦不遂,命运多舛。这时期李商隐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朝政,广开言路,批判贵族骄奢淫逸之风;文学上则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嫦娥》一诗寄托了诗人的哀思和无奈,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及诗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
忆丝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