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牡丹诗十首 其九

标题包含
牡丹诗十首 其九
春风平地谪花仙,红袅生香下九天。 艳欲背身垂玉筯,动如移步索金莲。 含情待去为云雨,忍笑佯来听管弦。 胧月轻寒应不惯,夜深浑拟傍藂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白(936年-1012年),字太初,号西岩老人,又号武夷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坛宗师”。 宋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悄然降临,像是来自仙界的使者,红色的花朵袅袅婷婷,香气四溢,仿佛从天际飘然而至。她们那妖娆的姿态,犹如仙女娇羞地低垂着眼眸,又如莲花般轻盈地移动脚步。她们满怀情意,准备着投入红尘的欢愉,但又忍俊不禁地聆听着天上的音乐。在这朦胧月光和微寒的夜晚,她们或许不太适应,但仍努力依偎在一起,似乎想要共同度过漫漫长夜。
去完善
释义
1. "谪花仙":比喻牡丹花的降临如同被贬谪的仙人,意味着牡丹的高雅品质。 2. "红袅生香":形容牡丹花朵的红艳与香气四溢。 3. "九天":中国古代对天空的称谓,表示极高的地方,这里借指仙境。 4. "背身垂玉筯":指牡丹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仙女垂下的玉簪一样美丽。 5. "动如移步索金莲":形容牡丹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如同仙女在寻求莲花般的美好。 6. "含情待去为云雨":暗示牡丹花即将凋谢,如同含情的仙子将要离去,化作云雨飘散。 7. "忍笑佯来听管弦":形容牡丹花虽然即将凋谢,但仍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似乎在倾听着美妙的音乐。 8. "胧月轻寒":指夜晚的月亮和微寒的天气,烘托出宁静的氛围。 9. "傍藂眠":指牡丹花夜晚在草丛中安眠,表现出一种恬静之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牡丹诗十首 其九》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姿态和动人风情。诗句“春风平地谪花仙,红袅生香下九天”表现了牡丹花如仙子般从天空降临人间,带着阵阵清香,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接着的“艳欲背身垂玉筯,动如移步索金莲”刻画了牡丹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与高贵。 而后两句“含情待去为云雨,忍笑佯来听管弦”则表达了牡丹花似有情意,等待云雨的滋润,又假装听到管弦之声而微笑。最后的“胧月轻寒应不惯,夜深浑拟傍藂眠”描绘了牡丹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寒冷,但依然坚持在夜晚陪伴着周围的植物,体现了牡丹花的坚韧与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富有深厚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牡丹诗十首 其九》是宋代诗人宋白创作的一组描绘牡丹的诗歌之一。这组诗共十首,每首都以不同的角度和风格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气质。在这其中,第九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脱颖而出。 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代,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之间,诗词歌赋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而牡丹因其花大色艳、雍容华贵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赞誉的对象,因此咏牡丹的诗歌在当时颇为盛行。 宋白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活轨迹和人生经历对这组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宫廷任职多年,目睹了皇室贵族对牡丹的钟爱,同时也对这些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他笔下,牡丹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富贵、权利和地位。 此外,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对这组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宋代是一个重视文教、尊重士人的时代,这使得宋白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氛围相互呼应,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