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次韵菊花谱系四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再次韵菊花谱系四首 其二
若使荆公作谱,却须派出东夷。 补落伽山传种,阎浮檀水成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安世,字平甫,号无庵居士,南宋著名学者、诗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享年109岁。 项安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荆公":指的是王安石,宋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字介甫,号荆公,因封荆国公而得号。 2. "派出东夷":这里将东夷比作菊花谱系的一个分支,暗示王荆公在编修菊谱时,可能将菊花分为不同的种类。 3. "补落伽山":佛教圣地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这里用来比喻菊花谱系的来源和发展。 4. "阎浮檀水":阎浮是梵语,意为“胜金”,檀水即檀香木所制的香水。这里指用珍贵的檀香水培养而成的菊花品种。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再次韵菊花谱系四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诗作。诗中提到了荆公(王安石)和补落伽山、阎浮檀水等典故。诗人以这些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先,“若使荆公作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王安石的高度赞誉。王安石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这里,诗人通过想象王安石为菊花谱写谱系,体现了菊花的高贵品质。 接下来,“却须派出东夷”一句,则是对菊花来源的探讨。这里的“东夷”指的是古代东方的少数民族。诗人认为,如果要让王安石来撰写菊花的谱系,那么菊花必然有着古老而神秘的起源。 而后,“补落伽山传种”一句,引用了佛教中的补落伽山(又称普陀山)这一圣地。在诗人看来,菊花的种子传播到了补落伽山,使这座佛教圣地的景色更加优美。这里,诗人将菊花与佛教圣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菊花具有神圣意义的看法。 最后,“阎浮檀水成肌”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美丽。阎浮檀水是一种传说中的金色之水,象征吉祥、美好。诗人用阎浮檀水来形容菊花的肌肤,表达了菊花具有高雅、尊贵的气质。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王安石的赞誉、菊花的古老起源、菊花的传播以及菊花的美丽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次韵菊花谱系四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一首描绘菊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此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边境局势紧张,金国不断南下侵扰。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项安世关注民生,忧国忧民。 在这个时期,项安世正值中年,他曾任国子正、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因事被劾,离京回乡。他在此期间寄情山水,与友人唱和,写下许多诗篇。在这首诗中,他以咏菊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姿态和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菊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诗人在描写菊花的同时,也表现了他自己的人格理想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