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晓雪

标题包含
晓雪
昏昏惨惨窗映月,索索飒飒风吹叶。 青童开门忽惊笑,昨夜庭心一寸雪。 东方日出雪渐融,簷花滴滴皆春风。 山村布被正酣卧,愁杀门前卖炭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号近村老人,又号山村民。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词人。 仇远出生于浙江杭州,他的家族世代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暗淡朦胧的月光洒在窗户上,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突然,一个小孩打开门惊喜地笑出声,原来昨晚庭院里积了一寸厚的雪。随着太阳升起,雪开始融化,檐上的水滴仿佛都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而山村的人们还在熟睡,全然不知门口卖木炭的老人正在发愁。
去完善
释义
《晓雪》:该诗为南宋诗人仇远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冬雪景象的诗。 1. 昏昏惨惨窗映月:描述夜晚的景象,透过窗户看到昏暗的月光。 2. 索索飒飒风吹叶:形容风声和风吹树叶的声音。 3. 青童开门忽惊笑:描述年轻人打开门看到外面雪景时的惊喜表情。 4. 昨夜庭心一寸雪:指昨晚下了一场小雪,庭院中的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 5. 东方日出雪渐融:太阳升起,雪开始融化。 6. 簷花滴滴皆春风:屋檐下的水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7. 山村布被正酣卧:形容乡村的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熟睡。 8. 愁杀门前卖炭翁:指卖炭翁为寒冷的冬天而发愁。
去完善
赏析
《晓雪》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初雪的景象,展示了寒冷之中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不同的情感反应。首联“昏昏惨惨窗映月,索索飒飒风吹叶”,夜晚风雪交加,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昏暗的房间中,风声和树叶声交织在一起,营造了寒冷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青童开门忽惊笑,昨夜庭心一寸雪”,清晨时分,童子打开门看到满院积雪,感到惊喜,这一幕为严寒的冬日增添了一丝童趣。颈联“东方日出雪渐融,簷花滴滴皆春风”,随着太阳升起,积雪开始融化,屋檐滴水如同春风般温柔,预示著温暖的春日即将来临。 然而,尾联“山村布被正酣卧,愁杀门前卖炭翁”却呈现了不同的人对于寒冷的应对。在山村的贫困家庭,人们还在睡梦中抵御寒冷;而门前的卖炭翁却因严冬导致的炭价高涨而担忧生计。 整首诗通过对风雪、月色、阳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生活的不易,并在对比中呈现出人间百态,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雪》是元朝诗人仇远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然而,仇远作为一个文人墨客,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用心感受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优美的诗句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这个时期,仇远的人生经历也是颇为坎坷的。他曾历任元朝官员,但因对时局的失望而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亲近自然,关注民生,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篇。这些诗篇既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展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在《晓雪》这首诗中,仇远描绘了冬日的清晨,雪花飘洒的美景。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雪景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既能感受到仇远作为诗人的才情横溢,又能体会到他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人生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