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老的江干渡口,离别之情涌上心头。破碎的山峦和涨落的春潮相映成趣。东风吹拂,旅人的船帆远去,仿佛能看见落叶伴着夕阳在天边闪耀。曾经的战舰载着千军万马驶向远方,如今只剩下老翁独自在钓鱼小舟上漂浮。令人叹惋的是,那曾是宋帝运筹帷幄的地方,如今只剩一片苍翠的杂草丛生。
去完善
释义
1. 京口:古城名,即现在的江苏镇江。是古代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
2. 江干:江边。
3. 古渡:古老的渡口。
4. 伤离情:表达离别伤感的情绪。
5. 断山:断壁残垣的山丘。
6. 零落:分散,散落。
7. 春潮:春天的潮水。
8. 东风:春风。
9. 料峭:形容微寒的东风。
10. 客帆:客船的帆。
11. 落叶:凋落的树叶。
12. 夕阳:傍晚的太阳。
13. 天际:天边。
14. 战舸:用于战斗的船只。
15. 昔:过去。
16. 浮:漂浮。
17. 千骑:形容队伍庞大。
18. 钓舟:钓鱼的小船。
19. 今:现在。
20. 一翁:一位老翁。
21. 轻:轻松,自在。
22. 可怜:可惜。
23. 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24. 筹帷:指挥军事,策划战略。
25. 苍翠:青绿色。
26. 无烟:没有烟雾,指战争已远去。
27. 草自生:草自然地生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的山水风光和历史变迁。首联通过“古渡”和“断山”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离别之情和江山变迁的感慨;颔联通过对“东风”“客帆”、“落叶”、“夕阳”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程中的所见所思;颈联则通过对比过去战争时期和现今的宁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尾联则以“草自生”象征历史的沉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的感慨。全诗借景抒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京口》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长江边的京口古城的风光和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中期,大约是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人生际遇:陆龟蒙(730-804)是唐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辞官回乡。他在故乡江南地区过着隐逸的生活,从事农耕、养蚕、捕鱼等劳动,写下了大量反映农民生活和农村风光的诗篇。
时代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在这个时期,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农民负担沉重等。陆龟蒙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