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玄寺旎檀林桂花
有桂生只园,团团拥旌盖。
灵要挺盘错,翠色深晻蔼。
疑从惊峰移,迦与峨石对。
商飚动阊阖,夜气凝沆瀣。
清苍弥六合,芳意函织芥。
华飘广寒府,金布如来界。
天空氛翳减,閤閤凉月挂。
幽人夜禅起,净想须脱解。
清游时独行,真赏聊自学。
妍华易销落,徒抱自心在。
苍莺宁复来,临风发深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桂花生长在花园里,团团围拥着旗帜。它们在树丛间傲然挺拔,绿意深深,花儿繁茂,仿佛是从险峰峭壁中移来。它们与周围的高大岩石相对峙,气势磅礴。秋风吹拂,夜色中的气雾逐渐凝结。清澈的蓝天弥漫四方,花草的香气穿插其中。月光洒满广寒宫,金色铺满如来佛的世界。天空中的云朵散去,明亮的月亮挂在天上。修行者在寂静的夜晚打坐,心中清净无杂念。我独自漫游,细品欣赏这美景。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只剩下自己心中留存的记忆。苍鹰也不知何时再来,迎着风发出深深的感慨。
去完善
释义
1. "重玄寺":位于今江苏苏州市,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
2. "旎檀林":指寺庙内的花园。
3. "团团":形容桂花的形态,簇拥成团。
4. "旌盖":古代车盖上的一种装饰,这里用来比喻桂花的树冠。
5. "灵要":指桂花树的枝干交错生长的状态。
6. "晻蔼":形容桂花的绿色浓郁而深远。
7. "疑从惊峰移,迦与峨石对":这两句用桂花的美丽形态与山川景物相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8. "商飚":秋天的西风。
9.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借指自然界的大门。
10. "沆瀣":夜间的水汽凝结。
11. "清苍":形容天空清澈、深蓝的样子。
12. "六合":古时候天地之间的六个方向,这里泛指整个宇宙。
13. "芳意":花香之意。
14. "函织芥":表示桂花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中。
15. "华飘广寒府":此处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了桂花飘落在地上的情景。
16. "金布如来界":金色遍布佛的世界,形象地描绘出桂花的金黄色泽。
17. "天空氛翳减,阁阁凉月挂":形容夜晚天空明亮,月光皎洁。
18. "幽人夜禅起,净想须脱解":夜深人静时,作者开始沉思,试图摆脱世俗的烦恼。
19. "清游时独行,真赏聊自学":表达作者独自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20. "妍华":美好的年华。
21. "徒抱自心在":只能抱着自己的心,感叹时间的流逝。
22. "苍莺":指的是鸟儿的鸣叫,这里用来衬托秋天的气氛。
23. "临风发深慨":面对秋风,作者发出深深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重玄寺旎檀林桂花》是南宋诗人陈深的一首咏桂诗。全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幽思和感慨。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花的形态、色彩、香气等特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首联“有桂生只园,团团拥旌盖”,描述了桂花的生长环境及形态。桂花生长在寺庙的园林中,花朵团簇如旗盖般紧密。诗人用“团团”来形容桂花的繁茂,以此表现桂花的生机勃勃。
颔联“灵要挺盘错,翠色深晻蔼”,写桂花的枝干挺拔、盘根交错,翠绿的颜色显得深沉而迷人。这里的“灵要”和“盘错”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枝干特点,同时通过“翠色深晻蔼”展现出了桂花的独特韵味。
颈联“疑从惊峰移,迦与峨石对”,运用拟人手法,将桂花比作从险峻山峰移植而来的植物,与寺院的峨石相映成趣。这表达了诗人对桂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商飚动阊阖,夜气凝沆瀣”,描绘了秋天深夜的景象。商飚(秋风)吹动着门扉,夜气凝聚成了露珠。诗人通过对秋风的描绘,传达了秋天的气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尾联“天空氛翳减,阁阁凉月挂。幽人夜禅起,净想须脱解。清游时独行,真赏聊自学。妍华易销落,徒抱自心在。苍莺宁复来,临风发深慨。”在这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领悟。诗人以清幽的心境面对自然美景,尽情享受独自游览的乐趣,并通过对桂花的描绘,传达了人生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玄寺旎檀林桂花》是南宋诗人陈深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年-1162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建立初期,战事频繁,政权不稳。
陈深在年轻时即以才学出众而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多次拒绝出仕,选择隐逸生活。他崇尚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主张“以道自守”,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和诗风深受当时士人的赞誉。
在这一时期,南宋的诗歌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关心民生、同情百姓的痛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禅宗思想的影响,一些文人也追求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向往隐逸生活。陈深的诗歌创作就反映出了这两种倾向的结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