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乱中自述 其四

标题包含
乱中自述 其四
春梦犹为客,题诗发兴清。风帘茅店酒,晴日柳桥莺。亲老频归觐,时危未息兵。况来招隐计,拟问鹿门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梦境仍如过客般短暂,我写诗抒发兴致与清澈之感。春风吹拂着窗帘和茅屋前的酒旗,晴天里柳树桥边的小鸟在歌唱。亲人渐渐老去,我常常回家探望他们;时局艰难,战事却仍未平息。更何况来到这里,我想实行隐居之计,如同孟浩然当年打算去鹿门山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春梦:指春天做的梦。2.犹:仍然。3.为客:漂泊他乡。4.题诗:书写诗歌。5.发兴清:表达清净的心情。6.风帘:被风吹动的窗帘。7.茅店:乡村的小店。8.晴日:晴朗的日子。9.柳桥:柳树附近的桥梁。10.频归觐:频繁地回家看望亲人。11.时危:时局不稳。12.未息兵:战争尚未平息。13.况来:何况是现在。14.招隐:邀请隐居的人出来。15.拟:打算。16.鹿门:山名,位于湖北省襄樊市,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军事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故乡。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想要隐居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春梦犹为客”,以春梦喻指现实生活的艰辛和无常,暗示诗人身世漂泊不定,情感深沉而沉重。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风和日丽的自然景色以及柳桥莺的生机盎然,表现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然而,现实中亲人年事已高,诗人内心充满担忧,频繁回家探望;同时战争仍在继续,无法得到安宁。尾联“况来招隐计,拟问鹿门行”,表达出诗人在乱世中选择避世隐居的生活态度,委婉地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亲情的关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乱中自述 其四》是明代诗人金涓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明初战乱时期。金涓是明朝的一位文人,他在明初动荡的时局下,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 在元末明初的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金涓作为一位文人,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在这个特殊时期,金涓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他曾参与过反元的斗争,但未能成功。后来,他又被卷入明初的政治斗争,遭受了种种磨难。 这个时期的明朝正处于建立初期,社会秩序尚未完全恢复,战争带来的影响仍然深深困扰着人们。在这个背景下,金涓以诗言志,表达了他对战乱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乱中自述 其四》这首诗便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的心声和对时代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