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华阳道士
华阳门外五芝生,飡罢愁君入杳冥。
遥夜独栖还有梦,昔年相见便忘形。
为分科斗亲铅椠,与说蜉蝣坐竹櫺。
醮后几时归紫阁,别来终日诵黄庭。
闲教辨药僮名甲,静识窥巢鹤姓丁。
绝涧饮羊春水腻,傍林烧石野烟腥。
深沈谷响含疎磬,片段岚光落画屏。
休采古书探禹穴,自刊新历鬬尧蓂。
珠宫凤合迎萧史,玉籍人谁访蔡经。
架上黑椽长褐稳,案头丹篆小符灵。
霓轩入洞齐初月,羽节升坛拜七星。
当路独行冲虎豹,向风孤啸起雷庭。
凝神密室多生白,叙事聊编尽杀青。
匝地山川皆暗写,隐天竽籁祗闲听。
分张火力烧金灶,拂拭苔痕洗酒缾。
翠壁上吟朝复暮,暖云边卧醉还醒。
倚身长短裁筇杖,倩客高低结草亭。
直用森严朝北帝,爱将清浅问东溟。
常思近圃看栽杏,拟借邻峰伴采苓。
揜树半扉晴霭霭,背琴残烛晓荧荧。
旧来扪虱知王猛,欲去为龙叹管宁。
蟾魄几应临蕙帐,渔竿犹尚枕枫汀。
衔烟细草无端绿,冒雨闲花作意馨。
掠岸惊波沈翡翠,入簷斜照碍蜻蜓。
初征汉栈宜飞檄,待破燕山好勒铭。
六辔未收千里马,一囊空负九秋萤。
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骋雄材似建瓴。
合在深崖齐散术,自求沧海点流萍。
频抛俗物心还爽,远忆幽期目剩暝。
见买扁舟束真诰,手披仙语任扬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门外生长着五种灵芝,吃完后忧愁地进入昏暗的地方。
漫漫长夜独自栖息还会做梦,当年相见便忘却了彼此的模样。
为了区分蝌蚪亲手编纂书籍,谈论蚂蚁的事情坐在竹子做的窗台上。
完成祭祀后何时返回紫色的房子,离别以来每天都诵读黄色的经书。
闲暇时教仆童分辨药物,安静时观察鸟巢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穿过溪流饮羊水滑腻,临近树林烧岩石烟雾腥。
山谷回响声中夹杂着稀疏的钟声,山间的云雾飘落在屏风上。
不要探索古籍寻找大禹的踪迹,自己编制新的历法挑战尧舜的传说。
在宫殿中迎接凤凰一起生活,谁是翻阅过玉册的人呢?
架子上放着黑色毛笔和书卷,桌子上的红色文字咒语显灵。
通过彩虹之门进入洞穴齐初月,带着羽翼升起祭坛拜七星。
路上独行冲破虎豹,面对疾风孤独地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在密室中专注导致满头白发,叙述往事似乎都要结束。
描绘山河大地如同暗写,感知天籁之音仅能闲听。
用火烤炉烧热水,擦拭苔藓清洗酒瓶。
在翠绿的墙壁上写诗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躺在暖云边上醉后苏醒。
靠着身体裁剪藤条制作拐杖,请客人帮忙搭建草亭。
直接面对北帝的威严,热爱那清浅的东溟询问它的故事。
常常想着到菜园里看杏树,借助邻居的山峰采摘茯苓。
遮掩的树丛半开的门扉透进阳光,背对着琴的残烛发出微弱的光亮。
以前摸虱子就知道是王猛,离开的时候感叹管宁想变成龙。
月亮应该快到了悬挂在蕙帐,渔竿还放在枫树的岸边。
小草因烟雾变得绿色,闲花在雨中散发出香味。
波浪翻滚过岸边带走翡翠,倾斜的阳光照耀下妨碍了蜻蜓。
初次出征适合快速传令,攻破燕山可以勒石铭记。
未能收缰的马匹驰骋千里,空空如也的袋子盛放秋天的萤火虫。
我为雌伏之才感到悲伤,他的雄才大略犹如高屋建瓴。
应该在深山断崖处一起练习道术,各自追求在沧海中的浮萍生涯。
频繁地抛开世俗的事物心情依旧舒畅,远远地回忆幽深的约定眼睛已经湿润。
看见有人购买扁舟准备踏上求真之旅,手中拿着仙人的话语扬帆起航。
去完善
释义
1. 华阳:指华山之南。
2. 五芝:即五种灵芝,相传食之可延年益寿。
3. 飡罢:餐毕。
4. 杳冥:形容天地相接的遥远景象。
5. 铅椠:古代书写材料,此处指从事文字工作。
6. 科斗:蝌蚪,比喻幼小的状态。
7. 蜉蝣: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
8. 竹櫺:竹子制成的栏杆。
9. 醮:道教的一种仪式。
10. 紫阁:道教中神仙居住的楼阁。
11. 黄庭:道家经典之一。
12. 辨药:识别草药。
13. 绝涧饮羊:形容水流湍急。
14. 春水腻:春天水中的植物繁衍导致水面变得油腻。
15. 烧石野烟腥:焚烧山石产生的烟雾带有腥味。
16. 疏磬:稀疏的钟声。
17. 片段岚光:破碎的山间雾气。
18. 禹穴:传说中禹王藏书的地方。
19. 新历:新兴的历法。
20. 尧蓂:传说尧时的瑞草,一年开花十二次。
21. 珠宫凤合:比喻华美道观。
22. 玉籍人:指修道之人。
23. 黑椽长褐:道士的道袍。
24. 丹篆小符:朱砂写的符咒。
25. 霓轩入洞:形容进入仙洞的景象。
26. 羽节升坛:手持羽翼,登上祭坛。
27. 冲虎豹:形容独自面对困难。
28. 向风孤啸:对着风吹口哨。
29. 雷庭:雷电交加之处。
30. 凝神密室:修炼精神的小屋。
31. 生白:皮肤变白。
32. 叙事聊编:聊聊写作的事情。
33. 杀青:古书记载文字的方法。
34. 通天竽籁:高远的音乐声。
35. 金灶:道教炼丹的火炉。
36. 苔痕洗酒缾:清洗酒瓶上的污渍。
37. 朝复暮:早出晚归。
38. 暖云边卧醉还醒:躺在温暖的云朵上,从醉酒到清醒。
39. 筇杖:拐杖。
40. 结草亭:搭建临时休息的地方。
41. 北帝:北方之神。
42. 东溟:东海。
43. 邻峰伴采苓:邀请邻居一起去山上采茯苓。
44. 扪虱知王猛:用手指捉摸身上的虱子以了解敌情,引申为仔细观察敌人。
45. 为龙叹管宁:原意为成为龙的叹息,这里比喻失落的心情。
46. 蕙帐:香草编织的蚊帐。
47. 枫汀:长满枫树的河岸。
48. 建瓴: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49. 深崖齐散术:在山崖深处一起修炼仙术。
50. 点流萍:漂流在水面上的浮萍,比喻无依无靠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以诗人与华阳道士的交流为主线,展示道士远离尘世喧嚣、隐逸修道的神仙生活的长篇古诗。诗人通过对道士居住环境、日常活动的描述,展示了他们闲适的生活态度和修道的努力。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内心壮志难酬的哀伤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诗人描绘了华阳道士所在之处的美景,并在想象之中开始了对道士的思念。接着,通过对比自己和道士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方高超的学术修养和虔诚的宗教信仰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自己对世俗功名不再留恋,一心向往道士所描绘的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末五代时期,一位名叫陆龟蒙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寄怀华阳道士》一诗更是展现了他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世纪到10世纪,也就是唐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此时的陆龟蒙,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寄怀华阳道士》。
其次,在这个特殊时期,陆龟蒙的个人经历也是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失望情绪,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和道家修炼。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唐朝末期,由于宦官干政、藩镇割据等问题,国家政治日益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寻求精神寄托,道家文化得以兴起。陆龟蒙作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这种思潮。
综上所述,《寄怀华阳道士》这首诗是在唐末五代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陆龟蒙这位具有丰富人生阅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创作的。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韵味和深刻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