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高冠谷口招郑鄠

标题包含
高冠谷口招郑鄠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朝著名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表现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 岑参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父曾任刺史。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比较甜的无忧酒
去完善

译文
谷口有人来探访,但我在空旷的书房却见不到你。 山间的花在傍晚细雨中绽放,潭边的树木在春天的云朵下显得温暖。 通往我家的路少有人迹,屋檐下有鹿群在休息。 我的衣服和枕头都与山间雾气混合成一片碧绿的氛围。
比较甜的无忧酒
去完善
释义
1. 高冠:古代的一种头巾,后常用来指代隐士或高人。 2. 谷口:这里指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附近。 3. 郑鄠:指的是当时的一位名叫郑鄠的文人墨客。 4. 涧花:山谷中的花朵。 5. 然:燃烧的样子。 6. 暮雨:傍晚的雨水。 7. 潭树:水边的树木。 8. 暖春云:春天的云朵带来温暖的感觉。 9. 檐峰:屋檐下的小山峰。 10. 鹿群:一群鹿。 11. 衣裳:衣服。 12. 枕席:枕头和席子,这里指床铺。 13. 山霭:山间的雾气。 14. 碧氛氲:形容山中雾气弥漫的绿色景象。
比较甜的无忧酒
去完善
赏析
《高冠谷口招郑鄠》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郑鄠在谷口相会时所见的优美自然景色的诗。“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表达的是两位朋友分别已久的重逢之情。“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是对谷中春景的生动描绘,花雨润如油,春云暖似棉,充满生机和活力。“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展示了山林中的宁静景象,路径上罕有人踪,而在屋檐下的山峰上,却有一群悠闲自得的鹿群,展示出自然的和谐美好。最后一句“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流连忘返,连衣物和枕席都沾染了山间的青翠之色,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的眷恋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谷图,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比较甜的无忧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冠谷口招郑鄠》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此时正值唐朝盛世,但同时也是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的时期。 岑参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早年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后来,他在长安求取功名,成为唐玄宗的近臣,但因直言不讳,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岑参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例如,唐玄宗晚年沉湎于声色犬马,导致朝政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对外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这些时代背景都为岑参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诗中,岑参通过对高冠谷口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较甜的无忧酒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