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
一年弹指又春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花紫蕊装扮着树林,绿色的池塘充满了生机。柔软的蜘蛛网和飘飞的柳絮彼此依偎。正逢谷雨时节,阳光普照。
射箭游戏在低矮的栏杆边进行,上面覆盖着青苔显得有些湿滑。鸟儿的歌声在小巧的篱笆间响起,但晚开的花朵却姗姗来迟。一年的时光就在弹指之间悄然流逝,春天再次降临。
去完善
释义
1. 浣溪沙:词牌名。
2. 红紫妆林绿满池:红紫,即红花绿叶;妆林,修饰林木;绿满池,绿色的池塘布满水面。
3. 游丝飞絮两依依:游丝,春天飘扬的柳丝;飞絮,柳絮。
4. 正当谷雨弄晴时: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弄晴时,晴朗的天气。
5. 射鸭矮阑苍藓滑:射鸭,古人游戏的一种,用箭射击鸭子;矮阑,较低的栏杆;苍藓,青苔。
6. 画眉小槛晚花迟:画眉,鸟名;小槛,小栏杆;晚花迟,春天的花朵开放时间较晚。
7. 一年弹指又春归: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春归,春天即将离去。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是仇远的一首词,描绘了谷雨时节的美景。上阕写春天的景象,红紫妆林、绿满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游丝飞絮两依依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下阕通过具体场景的刻画,如射鸭矮阑、苍藓滑,以及画眉小槛、晚花迟,展现出春归的脚步悄然无声。结尾“一年弹指又春归”表达出时光荏苒,春天匆匆流逝之感,引发人们对于时间易逝的思考。整首词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引人入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这首词是南宋诗人仇远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社会经济和文化受到严重影响。
仇远在青年时期曾怀有报国之志,然而面对现实社会的困境,他深感无力回天。在这首《浣溪沙》中,他以“人间万事都休”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末年,国家政治腐败,军事实力衰弱,百姓疾苦重重。而仇远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无法直接参与政治斗争,只能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国家和人民的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