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苦短行
白日常苦短,无方使迟延。
始见出旸谷,忽已沈虞渊。
迫促于生人,无一能永年。
丰质成槁项,鬒发变华颠。
鸡鸣逐声利,夜分未遑眠。
奄化同草木,没没归重泉。
或复自超放,导引求神仙。
乔松在何许,亦若茫昧然。
必当实根祗,尘物皆弃捐。
德性贵纯正,文华在昭宣。
道与天地准,万古唯圣贤。
景行不可忘,抒情为此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天的时间常常过得太快,没有方法可以拖延它。
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忽然已经落到了西方的虞渊。
生活忙碌急促,没有人能够永远活下去。
丰满的身体会逐渐衰老,黑发也会变白。
清晨鸡叫就开始追逐名利,晚上也不能好好休息。
最终化为尘土回归大地,默默无闻地长眠。
或许有人会想要超脱凡尘,追求神仙的生活。
然而神仙的踪迹在哪里呢,看起来也很渺茫。
必定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舍弃世俗的纷扰。
品德贵在纯正,文化需要发扬光大。
道义和天地一样长久,只有圣贤才能够领悟。
圣贤的品行值得尊敬和学习,我为他们写了一首诗来抒发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旸谷:即日出之处,传说为太阳升起的地方。
2. 虞渊:古代传说中日落的地方。
3. 丰质成槁项:指身体因辛劳而消瘦。槁项,枯瘦的脖颈。
4. 鬒发变华颠:指头发花白。鬒发,黑发;华颠,白发的头顶。
5. 奄化同草木:指死亡。奄化,突然死去。
6. 重泉:黄泉之下,指死亡之地。
7. 乔松:高大的松树,这里喻指长寿的人。
8. 导引求神仙:通过修炼、养生等方式寻求长生不老。
9. 根祗:植物的主根,比喻事物的基础。
10. 昭宣:宣扬,展示。
11. 道与天地准:道和天地一样,是永恒的规律。
12. 万古唯圣贤:从古至今,只有圣贤之人才能真正领悟并遵循大道。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诗。诗人从日出的壮美景象写起,通过描绘人们繁忙的日常生活和衰败的自然现象,表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接下来,诗人谈论了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美好向往,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坚信道德品质的纯正和人性的光辉才是永恒的。诗人最后提到要学习和敬仰古人,并借这首诗来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慨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日苦短行》是南宋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描绘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诗。这首诗以“白日苦短”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无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释文珦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的哲思和对自然的赞美。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北方金朝的压迫。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开始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时也对个人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诗的开篇便以“白日苦短”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暮云低渡水,新月半藏山”,以及人生百态,如“世事难常定,交情易变迁”,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人们对于人生和时间的理解往往与佛教的观念相契合。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法控制的。因此,在面对这种生命无常的境况时,人们往往会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这首《白日苦短行》正是诗人面对这种人生困境时所发出的感叹,也是对人们如何在短暂的人生中追求心灵安宁的一种启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