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在远离尘世的地方见到了仙女麻姑,她告诉我说,君山自古以来就不存在。实际上,那原本是昆仑山顶的一块石头,被狂风从山顶吹落到洞庭湖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方干:唐代诗人,字雄飞,浙江淳安人。
2. 题:书写、题写。
3. 君山:又名湘山、洞庭山,位于湖南岳阳西南的洞庭湖中。
4. 方外:指神仙居处或世俗之外。这里可能寓含道家哲学中的“道”或“内丹”等含义。
5. 麻姑:道教神话中的一位女神,又称寿仙娘子、虚寂冲应真人。她的形象多为手持拂尘的长发美女,或是手持长寿仙桃的女仙人。
6. 元是:原来是。
7. 昆仑山: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之间,是中国最长的山脉之一,被誉为万山之祖。
8. 海风:泛指大风,这里寓意洞庭湖的风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君山”,诗人方干以大胆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君山的壮丽景色和渊源历史。
首句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曾在外部世界见到过神话中的麻姑仙女,引出君山的神秘色彩,暗示君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
第二句则进一步强调君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处奇观,犹如来自遥远昆仑山的遗珠。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君山比作昆仑山顶的一块奇石,突出了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第三句和第四句则以动感十足的画面呈现了君山从昆仑山巅坠落到洞庭湖的壮观场景。在诗人的笔下,这并不只是一次空间的位移,而是一个具有奇幻色彩的传说。海水浩渺,风起云涌,载着君山石从遥远的昆仑山来到繁华的人间烟火之地——洞庭湖。
全诗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方山独特景色的赞美和对神奇历史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追求自由、追求浪漫情怀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君山》是唐朝诗人方干的一首描绘洞庭湖君山的诗篇。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左右,当时方干正处于人生的晚年时期。他一生勤奋读书,但屡试不第,最后以布衣终老。尽管如此,他仍然热爱自然,关心民生,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中国正处于晚唐时期,社会政治动荡,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然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却以他们的才情和智慧,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方干作为一位晚唐的诗人,他的诗风受到盛唐时期诗人的影响,注重抒情言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在这首《题君山》中,他以君山为题,通过对君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