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一生

标题包含
一生
一生踪迹任浮沉,两鬓何为雪易侵。 不可破除唯道义,最难凭托是人心。 清溪路口闲云合,白版门前落叶深。 老子衰年嬾酬应,若非同伴莫相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叔宝,号云外子。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释文珦出生于浙江杭州,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足迹遍布江南各地。他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生漂泊不定,为何两鬓斑白却容易染霜。 不能改变的是道德伦理,最难把握的是人心。 在清澈的小溪边,闲暇时云彩聚集;门前的白板上,落叶堆积得深。 老夫在这晚年生活,懒得去应酬世事,如果不是朋友就不必来找我了。
去完善
释义
《一生》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释文珦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晚年生活中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部分诗句的注释: 1. 一生踪迹任浮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的感慨。其中,"一生踪迹"指的是诗人一生的经历;"任浮沉"表示任凭命运的起伏变化。 2. 两鬓何为雪易侵: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头发变白的过程。其中,"两鬓"指代头部的两侧,即耳朵上方的头发;"何为"是为什么的意思;"雪"在这里比喻白色的头发;"易侵"表示容易变得稀疏。 3. 不可破除唯道义:这句诗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其中,"不可破除"意味着无法改变或动摇;"唯道义"是指只有道德和正义能够持久不变。 4. 最难凭托是人心:这句诗揭示了人心的复杂和不稳定。其中,"最难凭托"表示难以依靠或信任;"是人心"指的是人类的心性。 5. 清溪路口闲云合: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幽静处的所见所闻。其中,"清溪路"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边的小路;"闲云合"形容天空中的云朵随意地聚在一起。 6. 白版门前落叶深:这句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其中,"白版门"是一座寺庙的门;"落叶深"表示地上堆积的落叶很多。 7. 老子衰年嬾酬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对生活的态度。其中,"老子衰年"是指诗人年纪较大的时候;"嬾酬应"表示自己不愿意再去应对世事纷扰。 8. 若非同伴莫相寻:这句诗是诗人对来访者的回应。其中,"若非同伴"表示如果不是自己的朋友或亲人;"莫相寻"则是不希望他们来找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一生》,是诗人释文珦对生活的感叹和对自己的期许。诗中描述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漂泊不定、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他对道义的坚守和对人心的深刻洞察。 首联“一生踪迹任浮沉,两鬓何为雪易侵”描绘出诗人对一生奔波与岁月流逝的感伤。他将自己的一生比作一片落叶,随风飘摇,无法自主。然而即使生活再艰难,他也并未放弃,而是积极应对,保持内心的坦然。 颔联“不可破除唯道义,最难凭托是人心”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伦理和人心的思考。他认为道德和道义是人生的根本,是不可破灭的信念;而人心则是复杂难测的,是最难以信赖和依靠的。这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敏锐洞察。 颈联“清溪路口闲云合,白版门前落叶深”是诗人以景色寓情。他以清溪、白云、白版门等景物,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追求恬静的心态。这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态度,使得他的内心世界更加宁静和谐。 尾联“老子衰年嬾酬应,若非同伴莫相寻”表现出了诗人年老的淡泊名利之心。他已经不再愿意过多地应酬世事,只愿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度余生。这种心境也是诗人对人生的最后期许和寄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生》是南宋诗人释文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在那个时候,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民众生活困苦。 释文珦是南宋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诗才横溢,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他生活在南宋末年这个动乱的年代,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苦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如《一生》等。 在《一生》这首诗中,释文珦通过对农夫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无奈。他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农夫从幼年到老年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农民生活的艰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