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乌衣巷

标题包含
乌衣巷
人物风流往事非,空余陋巷作乌衣。 旧时帘幕无从觅,祇有年年社燕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的风流已成往事,如今只剩破旧的巷子留着当年的记忆。那时华丽的帘幕已经无处寻觅,唯有每年的春燕归来诉说着过去的繁华。
去完善
释义
1.乌衣巷:地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附近。这里曾是东晋时期王导、谢安等贵族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为南京的一处名胜古迹。 2. 杨备:南宋诗人。 3. 风流:指风度、风采,这里可以理解为过去的人物风采。 4. 往事非:指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再存在。 5. 空余:只剩下。 6. 陋巷:简陋的巷子,这里指乌衣巷。 7. 乌衣:黑色衣服,这里指乌鸦。 8. 无从觅:无法找到。 9. 祇有:只有。 10. 年年:每年。 11. 社燕:指春社时分燕子归来。
去完善
赏析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杨备的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事代谢的感慨。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乌衣巷的历史变迁和沧桑变化。 首句“人物风流往事非”,点明了诗的主题。这里的人物风流,指的是昔日乌衣巷中的王谢等世家大族,他们曾盛极一时,但如今早已成为过往。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 第二句“空余陋巷作乌衣”,进一步描绘了乌衣巷的现状。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破败不堪的巷子,供乌鸦栖息。这一句诗,通过描绘乌衣巷的萧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哀叹。 第三句“旧时帘幕无从觅”,讲述了乌衣巷昔日的繁华已经消失殆尽,昔日华丽的帘幕已无处可寻。这一句诗,通过描绘乌衣巷的今昔对比,再次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 最后一句“祇有年年社燕归”,描述了乌衣巷虽然破败,但每年仍有燕子归来。这一句诗,通过描绘乌衣巷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也暗示了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事物仍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杨备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江南水乡乌衣巷的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765年-840年)。 在这一时期,杨备的生活经历较为曲折。他早年曾任官职,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至江南一带。在江南的日子里,他游历了许多地方,结识了许多朋友,同时也对当地的自然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乌衣巷就是他在这一时期游览过的一处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 中唐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然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定,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乌衣巷所在的南京地区,更是当时的重要城市和文化中心。这里的人们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注重文化修养和家庭伦理观念,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 杨备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流寓生活的感慨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同时,他也反映了中唐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风俗和生活面貌,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