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
秋水莹精神。靖节先生太逼真。谈尘生风霏玉屑,津津。爽气冷然欲侵人。
一座尽生春。满引琼觞已半醺。更把黄花寿彭祖事出魏文帝,盈盈。数阕新声又遏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水清澈,映射着人的精神面貌。靖节先生的风范真是让人赞叹不已。谈起世俗之事犹如春风拂面,如同吹落玉屑,大家兴致勃勃地谈论。那清新的气息仿佛要侵入人的内心,让人感到凉爽舒适。
一花一叶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斟满美酒,微醺之间尽享美好时光。再把黄花献给彭祖这位长寿之人。他的故事出自魏文帝,美丽的故事传颂千年。悠扬的新曲犹如遏止流云,动听悦耳。
去完善
释义
1. 秋水:这里指人的眼睛明亮有神。
2. 靖节先生:即陶渊明,字元亮,谥号靖节,是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
3. 真:相似,像。
4. 谈尘:谈论琐事。
5. 生风:形容言谈有吸引力,使人觉得生动风趣。
6. 霏玉屑:玉屑般飘散的话语。
7. 津津:形容谈吐生动有趣的样子。
8. 爽气:清爽的空气或风。
9. 侵人:逼近,靠近。
10. 一座:在座的所有人。
11. 生春: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
12. 满引:斟满酒杯。
13. 琼觞:玉杯。
14. 半醺:微醉的状态。
15. 黄花:菊花,这里是祝寿的意思。
16. 彭祖:传说中尧时的长寿者,因善养生,活了八百岁。
17. 事出魏文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故事。
18. 盈盈:美好、善良的样子。
19. 数阕:几首。
20. 遏云:使行云止流,形容歌声高亢激越。
去完善
赏析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是宋代诗人葛胜仲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描绘了重阳节时作者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场景。通过描述秋水的清澈、陶渊明的形象以及席间的谈论和饮酒,展现了重阳节时的欢乐气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是南宋词人葛胜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即公元1131年至1162年之间。
在这一时期,葛胜仲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金人采取妥协政策,导致内部矛盾重重。葛胜仲作为一位忠诚的士人,一方面要面对现实的困境,另一方面又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作品。
此外,这一时期的南宋文化氛围浓厚,诗歌、词曲等文学艺术形式蓬勃发展。葛胜仲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与交流,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在诗酒歌赋之中,抒发着个人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