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日里常常想念着这样的时分,早早就能迎来秋高气爽的时节。旧时的月亮还在天空中悬挂,新的知了声已经响起。摇动着扇子调整着病叶的位置,一条沟渠阻挡了天上的浮云。还有一个特别清凉的地方,那份悠闲从容却与你不同。
去完善
释义
1. 王辂原居:王辂是诗人周贺的朋友,原居指他原来的住处。
2. 过:访问。
3. 纳凉:在凉爽的环境中休息。
4. 忆:回忆,想念。
5. 早晚:时候,时间。
6.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9月23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7. 旧月:旧时的月亮,这里可能指的是挂在天空中的同一轮明月。
8. 新蝉:新的蝉声,新蝉出现的时间通常在春夏之交或夏季。
9. 扇风:用扇子扇风,借以驱散炎热。
10. 调病叶:扇风吹动病叶,这里的“病叶”可以理解为凋落的树叶,也可以理解为生病的叶子。
11. 沟水:沟渠中的水。
12. 残云:剩余的云彩。
13. 微凉处:稍微凉爽的地方。
14. 从容:悠闲的样子。
15. 不似君:不像你那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夏日夜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悠然自得的心境。首联“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通过回忆夏天的美好时光和展望秋分的到来,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美好。颔联“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以月亮和蝉声为引,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颈联“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起用扇子扇风、观察病叶和沟水的场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尾联“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既是对夏日夜晚清凉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悠然自得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淡然的态度和对友人的关爱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是唐朝诗人周贺的一首古诗,创作于唐代时期。此段时间内,周贺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了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
在公元8-9世纪这个时期的唐代社会,正值盛世。唐太宗和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一时期诗歌流派众多,既有李白、杜甫等浪漫主义诗人,也有以杜甫、白居易于世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
身处这样一个人文荟萃的时代,周贺深受诗歌传统的熏陶。他通过与友人交流诗歌创作心得,激发了自己的灵感。此外,由于亲身经历了战乱,民生疾苦,因此他关心社会现实,在创作中以深厚的人文关怀为底色。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它展示了周贺观察生活和提炼生活细节的能力,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