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他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若要问这池塘为何能如此清澈?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源头流淌而来。
去完善
释义
渠:它,指代池塘;清如许:如此清澈;源头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的清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池塘为切入点,表面上描写的是自然景象,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上片通过“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展现出池塘的澄澈与灵动。下片以设问的方式点明主旨,将池塘的清澈归因于“源头活水”,寓意深刻。诗人借此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人的思想和学识需要不断更新、充实,只有持续汲取新的知识与智慧,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活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具有画面感,又饱含哲思,堪称情景交融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时年五十岁,正在江西婺源的武夷精舍讲学。这一时期是朱熹理学思想臻于成熟的阶段,他潜心著述、授徒讲学,致力于构建理学体系。此诗正是他在研读典籍、思考学问时的感悟之作。半亩方塘的清澈明亮,让他联想到读书治学之道,唯有不断汲取新知,保持思想的流动与更新,才能达到澄明通透的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