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芯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
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水流依然有痕迹,春天的气息逐渐回归,沙滩上的水面宽阔。
溪边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香气,冷冰冰的树枝上,几枝梅花争相绽放。
远方的思念,看看有多少让人消魂的地方,长亭门外的山峦重重叠叠。
眼前的绿色无尽,这是忧愁来临的时候。
感情深厚。
画楼深深紧闭,想象着春天的东风,悄悄消逝的肌肤洁白。
辜负了枕上的云彩和雨雾,杯中的花朵和月光。
心中期盼深切的时候,还有多少凄凉,真诚地留待回来时诉说。
等到终于重逢,正好是经过一年的离别。
去完善
释义
1. 寒水依痕:寒水是指溪水,依痕是指溪水的波纹。
2. 春意渐回:春意是指春天的气息,渐回是指春天的气息逐渐恢复。
3. 沙际烟阔:沙际是指河边,烟阔是指远处的烟雾。
4. 溪梅晴照生香:溪梅是指河边的梅花,晴照是指阳光照耀,生香是指梅花的香气。
5. 冷芯数枝争发:冷芯是指梅花的枯萎部分,数枝是指梅树的枝条,争发是指梅花开始绽放。
6. 天涯旧恨:天涯是指遥远的地域,旧恨是指过去的忧愁。
7. 试看几许消魂:消魂是指令人心碎的景象。
8. 长亭门外山重叠:长亭门是指远方的门,山重叠是指山峦叠嶂。
9. 不尽眼中青:眼中青是指眼前的绿色,表示春天的景色。
10. 是愁来时节:是愁来是指春天是忧愁的时候。
11. 画楼深闭:画楼是指华丽的楼台,深闭是指楼台紧闭。
12. 想见东风,暗销肌雪:东风是指春天的风,暗销是指悄悄地消失,肌雪是指白皙的肌肤。
13.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枕前云雨是指床前的浪漫,尊前花月是酒桌上的欢乐。
14.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心期是指心中的期望,凄凉是指内心的悲伤。
15. 殷勤留与归时说:殷勤是指关心,归时是指回家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石州慢》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以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验。
上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从“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起笔,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色变化。寒水依痕,意味着冬天的离去;春意渐回,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沙际烟阔,则描绘了广阔的地域景象。这些描绘都充满了诗意,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溪梅晴照生香,冷芯数枝争发”,通过对溪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溪梅的清香和冷芯的盛开,都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下片则主要抒发了离愁别绪,从“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开始,作者通过对天涯的遥望和对长亭外山峦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这里的“天涯旧恨”,既是指离别的痛苦,也是指对国家的忧虑。
接着,“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愁和无奈。眼中的青青草地,成为了愁绪的象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通过对画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画楼的深闭,象征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东风的想象,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而“暗销肌雪”,则形象地描绘了离愁别绪对心灵的侵蚀。
结尾,“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里的“枕前云雨”和“尊前花月”,都是指过去的快乐时光;而“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则揭示了离愁别绪的沉重和无奈。
总的来说,《石州慢》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离愁别绪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宋代词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州慢》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27年至1134年之间,即南宋初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转折期。
在这段时间里,张元干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任太学正,因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罢官。后来,他积极参与抗金斗争,成为南宋初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元干的词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作品既反映了南宋初年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注。《石州慢》一词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