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浯溪磨崖颂为友人寿
明皇蠹妖孽,颠倒由禄儿。
真人奋灵武,群公任安危。
笑谈收两京,銮辂还京师。
庙社喜重安,钟簴曾不移。
词臣有元结,歌颂镌浯溪。
余生千载后,每恨不同时。
半世看墨本,长哦山谷诗。
鸣剑驰伊吾,有策噤未施。
十年客卫府,斗粟不疗饥。
君今联上合,婉画赞筹帷。
眷简隆三宫,复始可指期。
持以为君寿,勋名书鼎彝。
明年奉汉觞,重修前殿仪。
摩挲古崖石,更纪中兴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皇帝。
2. 蠹妖孽:指导致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
3. 颠倒由禄儿:禄儿指安禄山,因得明皇宠爱而祸乱朝廷。
4. 真人:指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等。
5. 灵武:古代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
6. 銮辂:皇帝的车驾。
7. 京师: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8. 庙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家。
9. 钟簴:古代悬挂编钟的木架。
10. 元结:唐代文人,其《浯溪铭》记录了平叛事迹。
11. 山谷诗:黄庭坚的诗集。
12. 鸣剑:指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13. 伊吾:古代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14. 策:计策、谋略。
15. 噤:闭口不言。
16. 卫府: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作者任职之地。
17. 斗粟:少量粮食,形容生活贫困。
18. 君:指诗中主人公友人。
19. 婉画:谋划、策划。
20. 赞筹帷:赞美、支持筹划国家大事的人。
21. 眷简隆三宫:大意为皇帝关心朝政,恢复社会秩序。
22. 复始可指期:恢复繁荣的景象可以预期。
23. 鼎彝:古代的青铜器,用作祭祀或记载功勋,这里指赞扬友人的功绩。
24. 汉觞:汉朝的祝酒礼仪。
25. 前殿仪:古代宫殿的仪式制度。
26. 摩挲古崖石:抚摸古老崖石,表达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该诗描绘了唐肃宗时期的史诗级事件——平定“安史之乱”,使得国家从动荡中重回安定。诗人通过对唐玄宗的批判、真人的英勇奋战,以及元结在浯溪摩崖上的颂歌等情节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同时,诗人还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未能投身于国家危难中的遗憾之情。然而,诗人在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未来的憧憬,提到了友人庄杰才能卓越,终将辅佐君王,振兴国家。可以说,此诗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担当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以浯溪磨崖颂为友人寿》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冠卿所作。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前后),这个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士人阶层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也较为热情。
在这一时期,杨冠卿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因政见不合而未能跻身庙堂。此外,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以诗言志,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首《以浯溪磨崖颂为友人寿》正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