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和怜字韵二首
春色撩人胜去年,莺啼燕语若相怜。
一川烟水清还浅,万叠云山断复连。
好景会心宜乐矣,故园回首却凄然。
同僚赖有清新句,似听松风漱玉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去年更加吸引人,黄莺和燕子仿佛也在相互怜爱。
一条河水如烟雾般清澈且又有些许混浊,万重山峦时断时续,连绵不绝。
看到这样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但回头想到故乡却又感到悲伤。
还好身边有个同事擅长写诗,他的诗句听起来就像松树间的风声和水滴落的声音一样动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复和怜字韵二首:指的是这首诗是作者根据之前的诗重新和诗,和的诗的韵脚是“怜”字。
2. 吴芾:南宋诗人。
3. 春色撩人:形容春天的景色让人心情愉悦。
4. 莺啼燕语:形容春天鸟儿的叫声。
5. 一川烟水:一片被烟雾笼罩的水面,这里指河面。
6. 万叠云山:形容山峦重叠。
7. 故园回首:回望故乡。
8. 同僚:旧时指在同一个官署任职的人。
9. 赖有:幸亏有。
10. 松风:松树被风吹动的声音。
11. 漱玉泉:泉水激荡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复和怜字韵二首》中,诗人吴芾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以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春色撩人胜去年”一句,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感受。接下来的“莺啼燕语若相怜”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仿佛所有的生灵都在互相关爱。
然后,诗人描述了眼前的景象:一川清澈的河流,蜿蜒曲折;万叠云山,连绵不断。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然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因此发出了“故园回首却凄然”的感叹。这表明诗人虽然在欣赏眼前美好的景色,但依然无法忘记故乡。
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同僚,他们的诗句也如泉水般清新自然,这使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复和怜字韵二首》是南宋诗人吴芾的作品。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78年前后,此时正值宋金对抗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形势较为动荡。
在这个时期,吴芾作为一位文人官员,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曾担任过京官和地方官,由于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复和怜字韵二首》中,吴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同时,他也批判了当时官场腐败、民生凋敝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充满战争与动乱的时代,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融合,展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使其成为南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