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仅有勇气的人未必懂得道义,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心怀仁爱。

去完善
释义
劲草:坚韧的草;板荡:《诗经》篇名,比喻动荡不安的时局

去完善
赏析
开篇以自然景象起兴,用"疾风劲草"作比,形象地说明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的品格。第二句将意境从自然界过渡到人事,点明主题,强调在动荡时局中才能识别忠臣。后两句通过对比,阐明了勇与智、义与仁的关系,深化了主题。全诗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既是对萧瑀品格的赞美,也体现了帝王的用人智慧,展现了唐太宗高超的政治艺术和文学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的贞观初年。当时李世民正着力整顿朝纲,需要倚重一批忠诚能干的文臣武将。萧瑀作为开国功臣,为人刚正不阿,深得李世民器重。此诗便是李世民赐予萧瑀的褒奖之作。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忠贞品格的赞赏,也体现了这位千古一帝的用人之道与政治智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