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绝句

标题包含
绝句
斫水水可断,续弦弦可完。 如何郑公客,不作百年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希亮曾任太学博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赋见长。宋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斫:砍、劈。这里表示用力击水,使其断裂。 2. 断:指水流被斩开。 3. 续弦:古人以琴瑟比喻夫妇,琴弦断了,需重新接续。 4. 可完:可以修复完整。 5. 如何:为什么。 6. 郑公客:即“郑当时”,西汉大臣。字庄,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封淮阳侯。好宾客,家富于财。 7. 不作百年看:意为看不到长久的繁荣景象。
去完善
赏析
《绝句》是南宋诗人陈师道的一首小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此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哲学的探讨,借助于形象的比喻,反映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首句“斫水水可断”用了“水可断”这一说法,形象地表现了水的韧性以及人的力量的局限性,暗示了人力有时而穷的道理。紧接着的“续弦弦可完”则是用琴弦断裂后可以接续的例子来说明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虽然会有所损伤但是都可以恢复原状。然而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却无法像琴弦一样修复自身的命运。这也是对于人生中的挫折与失意的淡淡哀伤。 后两句“如何郑公客,不作百年看”是对诗人所尊敬的郑玄命运的叹惋。郑玄在当时被誉为最博学的大儒,然而他的人生并未如常人期待的那样顺利,诗人借此事表达了世事无常、功业无定的想法。郑玄这样的人物都不能长久,更何况其他普通人呢?这种思考使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更加深刻和成熟。 整首诗通过富有哲理性的象征和比喻,表现出诗人陈师道对生活和人世的深深思考,既有深沉的人生态度,也有对人世无情的感叹。这首诗充分展示了陈师道作为一名诗人的独特见解与个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句》是北宋诗人陈师道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87年前后,此时正值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吟诗作对,诗歌艺术空前繁荣。 在陈师道的创作生涯中,他曾历任国子监主簿、秘书省正字等职,但因其为人耿直,不善阿谀奉承,所以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他的一生都在贫困中度过的,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无奈的情绪。 在陈师道所处的时代,北宋王朝正处于衰落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严重。这些现实问题在陈师道的诗歌中都有所反映,如“但觉衣裳湿,无分雾雨晴”等诗句,都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这首《绝句》中,陈师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